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忆父亲王志海在北山的战斗经历

时间:2013-05-06 10:35     来源:未知     作者:王道运 口述 余维平    点击:

  我的父亲王志海,1924年6月出生,从小就参加了北山游击队,经历了大小无数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国解放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2002年病故,享年78岁。打我记事起,就经常听父亲讲战斗故事,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流水沟强渡汉江   那是1946年6月初,我的父亲王志海从北山联乡主任的岗位上奉令抽调到江汉军区司令部工作,到后不久,即转驻聊脚山南罗家桥,整编建制警司团。初任他为宣传科长,续任为作战科长、营长等职。6月29日,“五师”来令突围,这天晚上从安陆桑树店出发,轻装再轻装,战士的毯子和换脚的鞋子都忍痛割爱甩掉了。当时夏雨阵阵,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直向宜城流水沟进发。   我父亲所在的部队,属第二路突围。29日晚,由江汉军区的罗厚福、文敏生、吴炽昌等几位领导率领1、2、3团及警卫团6000余人,跟随司令员王树声和刘昌毅、刘子久等首长率领的第一纵2旅、3旅、15旅43团和警卫团1万多人,身裹湿衣、翻山越岭,在30日黎明,先后陆续到达宜城流水沟渡口。   此时此刻,面临诸多险境,滚滚汉江水,怒吼横眼前,国民党5师16旅46团从转斗湾沿河向上布防控制船只,扼守堵击,与此同时,又有敌16旅46团跟踪追击;天空也被敌人控制,飞机穿梭似地反复往来扫射投弹,把流水沟突围的渡口封锁得如铁桶一般。在这前堵后追、空袭之际,司令员王树声当机立断,命令3旅旅长闵学圣全面指挥强渡,8团和2旅6团断后,于流水沟后山板凳岗一线阻击尾追敌人,2团掩护抢渡,组织高射机枪突击队,对付空中敌机。   随着司令员王树声的一声令下,轰轰烈烈的夜渡汉江开始了,声势之大,将士之猛,抢渡之快动人心弦、锐不可挡。两军相逢勇者胜,我军2旅4团捷足先登,胜利到达西岸,巩固了彼岸阵地,又插敌人纵深处5公里,为后续渡江部队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一昼夜的激战,敌我双方伤亡惨重,但敌方乱了阵脚,流水沟围歼我军的阴谋未能得逞,敌人只得仓皇西逃而去。强渡汉江胜利后,我军在宜城和钟祥交界处的孔家湾、李家垱村小息整顿。第二天,部队演文艺节目鼓舞士气,首长村头宣传安抚民心。   3天后,经过休整后的官兵士气高涨,乘胜前进,在向西突围的路上,力克南漳、房县、竹山、竹溪,直取兴山等地,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在流水沟强渡汉江时,那些船工的壮举,令人敬佩。当时我父亲所在的部队强渡时,征集有几十只木帆船,逐一发给银元作为渡江报酬。大多数船主深知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革命之师,他们不顾生命危险,积极配合支援抢渡,有些船工还为我军渡江献出了生命。我父亲的任务就是带着12只小划子,武装巡逻河面维护秩序。在江面巡防期间,目睹其中一只划子被敌机投放的炸弹炸了个大窟窿,小划子像醉汉一样 ,摇晃着身子,不久便沉入了江底,划子上的战士和船工全部牺牲。我父亲所乘的划子尾部也被敌机炸弹炸开一个大口子,机灵的船工马上用被子堵住了,屁股坐在被子上,仍然勇敢地划行。   架浮桥过汉江   1948年冬,荆钟县委在北山召开了支援解放军南下的动员大会,当时,我的父亲作为大文乡的乡长参加了会议。会上,叶云支队长、张沧州县长传达了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和荆钟县委关于立即行动起来,迎接解放大军南下的紧急命令。会上布置了十大任务:征粮、派民工、准备担架、运输、修公路、架电线、修石桥、搭浮桥、做军鞋、设茶水站。分配给大文乡的主要任务就是架浮桥。我父亲接受任务后,回去就立即召开了乡村干部会议、民兵会议、妇联会议以及各界人士会议,传达指示,讨论任务,帮助大家提高认识。很快地在全乡掀起了人人忙支前的高潮。   1949年初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部分部队准备从沙洋过汉江,后来为了行动的方便,突然改为由钟祥皇庄过汉江。于是,大文乡在宣传发动的同时,立即组织了两套班子:一是备料班子,二是勘查地形班子。当时皇庄一带江面宽1000多米,深10米,流速每秒3米以上。在这样险要的地方要想短时间架起浮桥是很困难的。再说地形虽然掌握了,但是,用什么东西去架桥呢,又去哪里找那么多架桥的工具、材料呢?后来在县委和江汉军分区首长的帮助下,架桥的问题很快都得到了解决。那就是动员群众支援船只、树木、门板。当时,据初步了解,皇庄船行只有500余只船,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为了迅速筹集船只,解放军还派了两个连配合乡干部下至沙洋,上至转斗沿汉江拦船。半个月共拦了250多只船,还缺100多只。于是又去沙洋船行借来100多只船。至于树木、门板都是群众自觉献出来的。那时乡干部一号召,真是一呼百应,要啥给啥,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把树木、门板备齐了。同时,还组织两个铁匠铺打抓钉100多公斤,还筹集了100多个石磙作为沉重系在浮桥下面,稳定桥面。   在材料备好后,按船的大小编成排,船上绑檩子,檩子上面铺木板,一个船一个船的向前铺。浮桥是从两头搭的,在桥中间,还架了4只活动船,便于上下来往船只通过。 浮桥刚架好,江水上涨,浮桥被冲断。他们又立即组织民工抢修,只用了一个小时就把桥修好了。这时大军排成四路通过浮桥,几天几夜后大部队才过完。特别是看到那一辆辆载重汽车拖着大炮和军用物资从浮桥上安全通过时,当地的农民和民兵打心眼里高兴。在大军路过的那几天里,群众自发地在沿河两岸设了100多个茶水站慰问大军,组织了5个宣传队打快板,演唱革命歌曲,有的妇女还送来了拥军鞋。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大文乡给大军送军鞋2000多双,支援担架200多副。大部队安全通过浮桥后,纵队长郑少文奖给我父亲虎皮毛毯一床,手枪子弹5条;同时还把乡中队的30多条汉阳枪换成了中正式和捷克式武器,为北山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积蓄了武装力量,同时也为大部队南下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贡献。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