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出生的他,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文章500多篇,著书论著5部;退休之后,连年受邀到全国各大知名院校讲座;在这知识爆炸、竞争激烈的年代,以古稀之年返聘编刊物。他,就是陈方柱,用文章服务大众。
1944年5月,陈方柱出生在仙桃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祖上数代都是目不识丁的庄稼汉,他的父亲也仅仅读过75天私塾。1957年,他成为全村第一个考入县城中学的孩子,喜爱文学的他偏信生活体验对文学创作的重要,高中第一学期便辍学归田。白天,坚持参加集体劳动,夜晚和节假日及所有零星时间,则用于读书和写作。所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四年多的时间内就大致修完了大学中文系的课程。劳动之余,便创作一些诗歌和散文,讴歌江汉平原的风土人情和生产生活,不曾想,竟在当时有名的《长江文艺》上连续发表。此时的陈方柱,俨然成了一名文学青年。素昧平生的公社社长觉得他是个人才,便推荐其当上了国家干部。之后,陈方柱便自觉不自觉地完成了从喜爱文学到学习政治、政策的转变,从文学创作向公文写作的转变,从以前的文学青年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调研干部”。
陈方柱真正在调研写作方面崭露头角,是一篇名为《价值规律与生猪生产问题初探》的文章。
1981年,陈方柱刚在湖北省沔阳县(现为仙桃市)三伏潭公社办公室当上副主任不久,在接待省畜牧局一位专家时,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公社畜牧业生产情况,专家发现陈方柱思维敏锐,眼光独到,当即就约请其为全省和全国即将召开的畜牧经济理论研讨会撰写论文。
在当时,1979年粮食十多年首次提价后,国务院拟给生猪提价,但是提多少为宜?当时农业部畜牧总局的专家学者没有人能够提出可供参考的第一手资料。陈方柱当时家在农村,每年都养几头猪,一手资料一清二楚,他又参考当时县、乡各单位提供的大量档案、文献资料,期间数度易稿,从粮猪比价、肉料比等几个方面回答了前面的问题。《价值规律与生猪生产问题初探》一文甫面世,便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全国第四次畜牧经济理论研讨会专门为他的文章印发了一期简报,附有会议纪要和总结报告,并以相当篇幅评价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也正是藉由这篇文章,陈方柱被荆门市领导视为人才,当时有三个市级单位抢着要,陈方柱最终选择了最向往的市委办公室,他一家也随之迁到荆门,圆了当时可望而不可即的“城市梦”。
公文写作,大多人都觉得枯燥无味,并且敬而远之,何以陈方柱能几十年如一日地乐此不彼呢?“我读调研文章,好的文章都是当文艺作品读的,我觉得他们与小说、散文甚至诗歌一样有意境、有味道”, 陈方柱说。可见,陈方柱是实实在在地喜欢写、编、读调研文章,甚至于,都没有其他的时间和精力去喜欢别的事物。
曾经有人问陈方柱:人生是什么?答曰:“人生是个未知数,成功充满偶然性;生活逻辑捉弄人,丢失的东西可返还。”在他60岁退休的时候,不少朋友劝他把40多年的调研成果结集出版,他却心如止水,不为所动。哪知过了3年,陈老的第一本调研专著《怎样写好调研文章》横空出世,从此便如点燃连珠炮般一发不可收,《调研写作分类精讲》、《创新调研写作三十六讲》、《领导干部值得一读的调研类文章写作规范与例文》、《调研写作能力培训速成》等作品相继问世。其中,《调研写作分类精讲》荣获第五届中国公文论著一等奖……从2007年到2012年,在陈方柱将近古稀的这5年,平均每年出版一本调研专著,且一本比一本笃实厚重,一本比一本完整成熟。有读者这样评价他的书:“语言美,简直可以称为语言魔术师”。还有读者更是直接评价:“陈老的书可操作性太强了,不用动脑筋,照办就行了。”
随着这些作品的问世,陈方柱在公文写作界也渐渐声名鹊起,各种名利也接踵而来,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大院校讲座。
2010年3月,陈方柱受邀到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青年公务员培训班讲授调研写作,这是他第一次到首都北京的大学课堂讲课,按照课前约定,前两个小时讲课,后半小时将与学员互动,先由学员自由提问,再由陈老现场解答。学员们会提出怎样的问题,陈老自己心里也没底,这既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次挑战。学员们总共提了3个问题,其他2个不难解答,第3个问题是一位年轻女学员提出的,非常刁钻,陈方柱一听,心里就“哐当”一响,当时就慌了。但是,陈老立马镇静了下来,借着跟老师打岔的机会,争取时间思考,一边清理思路如何作答。最后,机智的陈方柱,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巧妙地回答了这个学员的问题,赢得满堂喝彩。
陈方柱青年时便立志自学,对于活到老、学到老,更是身体力行,虽然失去了很多娱乐的时间,但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陈方柱数十年的调研工作,通过建言献策,几百篇文章直接服务领导决策,发挥着改造社会、服务大众的作用,这对陈方柱来说,未尝不是莫大的肯定与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