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无偿献血的人大约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年正式颁布实施。在我们所处的城市,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在献血法颁布实施前,就已自愿无偿地捋起衣袖,一次次献出自己的热血,成为连接生命的爱心使者,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副站长王莉就是其中的一个。
1995年,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成立,时年24岁的王莉进入血站工作,从此她便开始了和血液的“亲密接触”。越了解血液,越了解生命,王莉就越觉得无偿献血是件光荣而充满爱心的事儿。1996年,她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自己的无偿献血生涯。提起十几年前的第一次献血,王莉的记忆似乎已变得有点模糊,“当时也没多想,只觉得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自己这么做就是分内的事儿。”王莉告诉记者,“在我的‘宣传鼓动’下,爱人、亲戚、同学、朋友,甚至是爱人的朋友、同学,许多人都加入了无偿献血行列。后来,隔三岔五就有人打电话给我,问血站血液库存够不够,需不需要他们前来献血。这真的让我很感动。”
作为一名无偿献血者,同时又是一名血站工作者,王莉比常人更能理解血液对于生命的意义,同时也能在采血和献血过程中了解、洞察和揣摩献血者的心理。2001年,血站为了感谢部分献血者对献血工作的大力支持,组织了一次无偿献血联谊活动。活动中,血站方对到场的献血者进行介绍时,每位献血者的献血量也被纳入了介绍范围。一位献血量较少的献血者认为自己的献血量最少,有点难为情,联谊活动还未结束,该献血者已“销声匿迹”了。心细的王莉觉察到了该献血者的反应,后一直通过电话联系对方,到了晚上终于接通了电话。经过她的悉心开导,该献血者抛却了心中的阴影,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携手献血直到现在。王莉告诉记者,献血者通过献血奉献爱心,他们从没要求任何回报,作为一名血站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们在奉献爱心的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2002年,王莉开始担任血站血源科主任,此时的她,觉得自己肩上所担的责任更重了,她时刻想着如何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工作和生活中,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宣传无偿献血的机会。2007年,王莉被组织上选派到市委党校学习,每到下课时间,她便拿出随身携带的宣传资料,发给班上的同学们。学习结束,她硬是“赖”着老师留出10分钟时间,由她向大家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并动员同学们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同学们十分配合,排队、领表、抽血、体检……活动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有近50人参加了献血。
从最初的无偿捐献全血,到后来捐献成分血,王莉每一次都积极带头参与。同时,她还是全市第一批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如今,她又响应号码,成为了全市应急献血队伍中的一员。也就是说,不管是捐献全血,还是成分血,还是向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提供造血干细胞,她都会随叫随到。
无偿献血,收获爱心,也收获了许多的荣誉,2007年,卫生部授予王莉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当时,她的献血量已超过10000毫升。“在我们单位获得金奖的同事就有五六个,大家的心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觉得奉献爱心是应该的。”
如今,在献血之路上,在为献血者和受血者服务的道路上,王莉已走过了十六个年头。她表示还会一步步坚实地走下去。
(摘自《荆门日报》2012年9月19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