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史志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荆门群星 > 史志人物

康熙名臣周培公

时间:2013-04-17 15:18     来源:     作者:周先智    点击:

    在中央电视台刚刚播放完毕的46集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曾被康熙皇帝重用而又遭冷落的大臣周培公,是一位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人物,其事迹见于清史和一些文学作品中。也许许多人都不知道,周培公是荆门人,出生地在现在的掇刀区麻城镇官堰村。关于他,还有不少民间传说。
                     电视电视剧中的周培公
    电视剧中的周培公有着士大夫固有的铮骨和傲气,才气横溢却身无分文也不屑去逢迎世俗、巴结权贵,以致流落在街头接受下层劳动者——锁儿的豆腐脑充饥(但他以帮助锁儿伸冤而用自己的所长广造舆论使锁儿终得好报来作酬答);他怀揣帝师伍次友给朝廷重臣明珠的推荐信,却将它做了写作街头小曲的稿纸;他宁肯受委屈被撂在冰天雪地的盛京(沈阳)病累而死,也不指望“朕还要重用你”这类空话。
    他有着杰出的才能和胆略。他在平定“三藩叛乱”的关键时刻,以大局为重(团结满人将军图海)、以平民为重(不愿过多的使用红衣大炮),只身进入观望、动摇的甘陕提督王辅臣的大营,说服王辅臣归顺朝廷,扭转了当时危急的形势,使平叛得以实现。在平定台湾战略中,他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特别是推荐了汉人姚启圣,在台湾的回归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在北方任职期间,考虑到统一大业。考虑到领土的完整,用6年时间完成了《皇舆全图》,让康熙皇帝高悬殿内,不忘国家的统一。
    他有着锐利而睿智的洞察力。他看清了满八旗军队的骄横奢逸,大胆提出使用汉臣、汉军,特别推荐汉人姚启圣,从而使平台成功,而姚启圣后来又推荐汉人李光地抚台驻守。这两人是康熙帝十分赞赏的汉臣。应该说,姚启圣、李光地等人的品格、才能、功劳与周培公是一脉相承的。他看透了康熙帝的心理定势——首先必须保住爱新觉罗氏的帝位、保住康熙王朝的牌号,又不得不依靠有文韬武略的汉臣,放手让他们立功并嘉奖他们。周培公等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前提,所以既为之效力,又不得不有所警觉。
                  民间传说中的周培公
周培公名昌,字培公,市麻城镇官堰村人。该村的周院、周冲、周当、周庙、周家祠堂一带都流传着关于周培公的传说。他青年丧父,依母度日,后发奋读书并赴京应试,在公开场合下与举子们议论朝政,被微服私访的康熙皇帝发现,成为一代名臣。在平定“三藩叛乱”中,培公自告奋勇,去说服王辅臣归顺。康熙帝密谕:“说服王辅臣,江山平半分。”周培公冒死去见王辅臣,说了三天三夜,陈说形势,晓以利害,使得王辅臣归降了。周培公谦虚地辞谢“一字并肩王”的封赠,只要求旌表他千辛万苦抚育他成长的母亲孙氏,康熙答应了他的要求。周培公以后又在山东、黑龙江等地做官,卒于任上,有衣冠葬于周家祠堂其父母之侧。
    在荆门,至今还流传着关于周培公的一些轶事——
明代时,周姓一支远自江西迁来,家境都非常贫困。周培公一族在官堰角(在官堰村,当时是荆门城关至城南抬回桥等地的通道)开了一个小饭馆,媳妇们嫌起早摸黑太累了,于是对来客都用大碗盛饭,而且满盛,菜也尽量便宜,想让小饭馆被人吃垮了事。谁料到客人们听说这里价格低廉,来吃饭的客更多了,生意更红火了……
    周培公为官后,鉴于自己小时读书艰难,在斗笠岗(属麻城镇管辖)设立义学,让周围孩子们免费入学,又购置一冲田叫义田冲,收的租课作师生的俸禄、文墨费,并在斗笠岗街买了义地出租,做义学维修、扩建费。
    据当地老人说,周家祠堂原有顶戴、宝剑一类周氏家族(含周培功)的遗物,被当时官府集中保存。那时麻城属钟祥管辖(称安陆府),抗日战争时期,祠堂被毁,就不知下落了。
    上述虽系传说,但有不少实地、实物至今仍在。
                   典籍、碑文中的周培公
康熙年间刊刻的《湖北诗佩》卷五记载:周昌,字培公,荆门人。父早丧,先生娠甫十岁,李自成江荆郢间,母孙夫人殉难死,先生落魄无依。为州卒小吏,旋附显者入都门,充内阁供奉。康熙丙辰,固原提督王辅臣叛,先生进谋日:“关陕天下之脊也,吴逆(指吴三桂)不从川据陕而恋栈常岳间,诚出下策。令辅臣举足轻重,实系天下安危。虽因一时激变通吴、耿(指耿精忠)二逆而心念国恩,犹盲之不忘乎视,痿之不忘乎起也。倘得能言士谕之,必复降。”
《清史稿》载:周培公,荆门俊才,足智多谋。他曾辅助振武将军吴丹有功,被录用为七品官。康熙十四年,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平凉叛乱,响应吴三桂。十五年封图海为抚远大将军攻打平凉,兵马抵达潼关后,周培公(时为图海参谋)献策招降王辅臣。康熙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携带谕降诏书,前往招抚。周培公只身入王辅臣大营,说服王辅臣交出军民清册,令其子王吉贞交出吴三桂颁发的大印,全部剃发归降。图海向上请功,周培公哭诉身世,请求旌表父母,不要赠封自己爵位。康熙准奏,特派官员祭奠、立牌坊、合葬其父母,赐御碑铭志。同时任命周培公为山东布政使。康熙二十九年,当葛尔丹骚扰国家边境时,周培公好几次上奏条陈,分析利害得失和应对策略,被朝廷采纳并委他戍守东北,后死于任上。
    官堰村现存有周培公父母之墓及御制碑等文物。祭祀碑带冠高1丈,座于龟背。另存石人1对(各高6尺)、残石猪、石羊4头(只),石狮1对。节烈牌坊不知去向,仅存石柱被用作过水渠道搭桥在渠道上。   
    经查周氏族谱(此族谱现已捐献一份给市图书馆):周培公为移居荆门后之八代祖,其父辈为周腾龙、启龙、、居龙、起龙、成龙、化龙、云龙、飞龙、丛龙。周化龙为周培公之父。这九兄弟并称“九龙”,“九龙生三公”(这是周家流传的说法)即培公、执公、玉公,均曾名显一时。周培公之妻为阎氏、五氏,均封夫人。周培公之子周家齐为文林郎,周家麟为海县正堂,周家祥为教谕正堂,周家相字二南。《湖北诗佩》有传:“周家相,浙江乌程知县,清白自矢,一时有神君之颂,以劳卒于官,咸传其为城隍神云。”周家相存诗一首《雪夜怀王大田》:“晨起疏寮朔吹残,轻琼冷絮酒更阑。舟中有客应乘兴,驴背何人竟跨鞍?一曲高歌曾寡和,万条寒玉共谁看?梅花十月开能遍,情至怀中肯放宽。”按:王大田是当时荆门文坛知名人士,康熙二十九年得中庚子科举人,后当了学正,从学的弟子中,有好几人曾在文学史上名噪一时。
    周培公是一个勤奋读书、才智过人、刚直不阿、恪守孝道的历史人物,他深谙治世之策,他深得为人之道。综观周培公这个荆门的历史人物,既有鲜明的文学形象,又有可稽的歪史记载。电视剧的创、编人员一再郑重表态,《康熙王朝》“尊重史实”。他们把周培公作为主要的、个性突出的人物来写,是有其根据的,也是有其深意的。同时,二月河的康、胤、乾系列历史小说都有陈述周培公的史实章节。
现存于当地的以皇帝名义敕赐的祭碑及其墓葬品亟待保护。 (周先智)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