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荆门)新闻通气会昨公布初步普查结果:在已完成约八成的田野调查(野外文化普查)中,我市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1731处,其中新发现864处。
市文物局负责人介绍:从新发现的文物点类型看,全市除在古遗址、古墓葬等传统类型方面仍然保持优势外,又增加了许多新类型的文化遗产。如近代水利设施、工业设施,战斗遗迹,古建筑中的古民居、古山寨等。这些新发现分布广泛,风格各异。
新发现的古遗址中:京山县的水磨畈遗址(位于京山县三阳镇富水河西岸)和董家城城址(位于京山县宋河镇董家城村),沙洋县的建阳驿城址(位于沙洋县十里铺镇北)极为重要。水磨畈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为汉代和商周时期文化遗存;董家城城址东、南、西各发现一个城门缺口,是目前我市发现的少有的商周时期城址。
近代水利设施和古山寨则在全省文物分布中占有相当地位。其中,位于东宝区仙居乡和石桥驿镇两镇交接处、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东宝赵家闸由夯实粘土外包灰土保护层作为河道滚水坝,搜索国外资料,未见公开报道,建筑方式十分独特。钟祥市的扁寨和东宝区的保万寨、团堡寨为新发现最有特点的山寨遗存。
下一步,我市文物部门将对重点县市、重点区域进行补查,同时对古城址、古山寨等开展专项调查,通过普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遗产文化。争取将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的文物点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申报和公布一批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加强对重要文物的保护。
小资料
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我国曾先后组织过两次全国文物普查,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原有的普查成果越来越不能反映我国文化遗产状况。
荆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的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屈家岭遗址、明显陵、元佑宫、文风塔、纪山楚墓群、马家院城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8处。
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国家文物局出台的相关标准,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实际存在,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历史文化遗存均为不可移动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