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脚下每一寸土地上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秘密,沉淀着人类活动的历史,屈家岭见证了人类从猿到人的演变,它孕育了中华文明的一份,在漫长的岁月里始终被人类所青睐。上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更是给屈家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先后被列为国营农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又被纳入省级战略“中国农谷”核心区域打造。笔者多次陪团到屈家岭文化遗址采风考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棵千年古柏。每当我们俳徊在遗址“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碑前仰望她那苍劲挺拔的雄姿,怀古之情油然而生。据当地屈姓老农介绍,多少年来,人们视老柏为神树,在她身边焚香祈福,虔诚膜拜。如今她的躯干虽然在风雨剥蚀中伤痕累累,破皮裂洞,但是她依然盘如虬龙,生机盎然,就像她脚下的土地一样展现出无限的生命力。谈到屈家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它的人文,而忽视了它的自然。下面让我们再走进屈家岭,去探寻它的地理奥秘。
屈家岭遗址背山面野,坐落在一块东北呈西南的盆地中。它地理环境独特,北倚太子山,南望土地庙岗,东拥九条岭,西抱白木山,青木河和白木河缠绕左右。从卫视图上看屈家岭遗址地貌形如一只伏地吐哺的金蟾,轮廓分明,跃跃欲动。俗语云,“凤凰非梧桐不栖,金蟾非财地不居”,其蟾形地貌是自然天成,还是人为改造,或者蕴涵其他玄妙,不得而知。不过,按照中国古代建筑学理论评析,屈家岭遗址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前朱雀四象拥抱的地理格局十分明显。特别是西北耸如城垣的白木山挡住了冬季从汉水槽南下的风煞,使屈家岭遗址背风向阳,藏风聚气,极宜人居。根据水文资料,屈家岭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毫米左右,测得屈家岭遗址以北承雨面积约60平方公里,上游来水可以满足该区域农田用水,也不会造成大的洪涝灾害,旱涝保收。可见良好的水利与气候条件是屈家岭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屈家岭区域山脉形成于八千万年前,主要为中生代石灰岩和沙岩地层,由于地壳运动时的挤压作用,使屈家岭东部几十公里内的山脉多呈皱褶状,如王莽洞、空山洞等景观就是其地质运动的结果。这里的山脉走向流线悠长,或如游龙奔腾,或如长蛇飞舞,其山行流线之美,全国少有。外围的惠亭、石龙、吴岭、大观桥等水库的兴建,也有效生扶了该区地脉灵气,加之溶洞奇石较多,自然人文景源丰富。其中一脉自京山城西延至石龙水库后绕向屈家岭遗址右侧,回向东北10公里后弧向流往雁门口,再向前幅射落脉于老屋湾、夹谷村,与西北5公里外的白木山对峙成一个天然的龙口将屈家岭遗址含入其中。笔者用尺从地形图上量得该龙全长约57公里,尾起石龙水库北,头落夹谷村时还张口吐舌,神奇玄妙。它像一道天然城垣环护了屈家岭遗址东北约50平方公里的地域。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既然屈家岭地脉独特,历史上为何没出大人物,按照迷信之说,大概是屈家岭地域山脉整体组合还缺乏相互朝应的原因,如屈家岭遗址南部外围岗岭低下,锁水不足,单靠白木山一山独秀难聚大场气。
屈家岭遗址外围东接大洪山脉,西与荆山余脉马良山隔江相望,中间为汉水冲积平原,河床漂移平均宽度约20公里。古代汉江河道曾经漂移到离屈家岭遗址很近的地方。为了便于版块划分,笔者把屈家岭西南冲积平原称为龙口平原,其面积西抵汉水边,南至天门市多宝镇,北止钟祥市旧口镇以南,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宽阔的龙口平原是中国农谷发展“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的有利基础。
湖广熟,天下足,江汉熟,鄂中富。从长远看中国农谷战略规划定位,完全可以以屈家岭为核心向外扩张成为国际大都市,达到“倚两山,拥汉水,抱三原”的宏大空间。倚两山:即东依大洪山、西倚荆山得山势之美。拥汉水:即总体规划以汉江为中心,依水生财。抱三原:即以龙口平原为主,幅射天门平原、江汉平原。
打造中国农谷,屈家岭遗址以北的区域规划,会直接关系到中国农谷长远发展和兴衰。为了科学开发屈家岭遗址龙口内的自然人文资源,笔者认为不得在遗址以北大规模开挖山体,建筑应禁止现代元素,道路避免大填大挖,子陵寺、李家老、叶家畈、徐家畈、兰家庙、雁门口等地应该以培置人文、保护生态为主导。如子陵寺建自唐宋,相传汉严先生隐居于此,寺因以名,原有大雄宝殿、读书堂、晒书台,有钓鱼台等遗存,就很值得挖掘。
地应人发,人以地显。屈家岭文化的形成,是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类共荣厚积薄发的结果。今天,我们只有充分认识了它的人文内涵,弄清了它的来龙去脉,才能顺其自然,合其地理,打造出天人合一的新型农谷发展空间。让老祖宗们留给我们的这笔丰富文化遗产继续传承光大。
(摘自《荆门日报》2012年5月27日P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