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文博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文博天地

云雾寨的现状与历史(上)

时间:2012-03-19 00:00     来源:     作者:焦知云    点击:

    云雾寨,位于钟祥市客店镇马嘴村10组的云雾山顶。其山海拔高度699.3米,面积1.2平方公里。山上多植松、柏、栎等树木。云雾寨山体峰高岩陡,挺拔险峻。怪石嶙峋,云雾飘渺,风光奇丽。

  云雾寨的结构特点为内外两圈寨墙相套,构成寨中有寨。外寨墙南北向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周长880米,开设有东南门、西北门和小西门三个寨门。在外寨墙的东南门外6米处的山坡上,又构筑了一道小寨墙,全长80余米,其中也开设了一个东南门,与主寨的东南门对口。内寨墙为南北向呈长方形,周长60余米,仅开设一个南门。内寨中的建筑为历史悠久的白云寺。而山的西南山腰中的“独辣岭”上又建一云雾寺。这就形成了一寨两寺的别样格局。记载重修山顶古寨的《云雾寨碑序》,不是立在山顶寨中,而是立在山腰的云雾寺中。山顶寨中遗存石屋20余间。

  考察山顶的云雾寨,因山高、坡陡、路远而特别艰辛。当我们走出马嘴村10组民居群落后,远观东北方的云雾山峦,只见其山顶部有两个山峰凌云耸立,犹似驼峰突兀,又如马鞍峭立。

  从云雾沟的出口处进山,沿着云雾水库南侧库边的崎岖山路向东逐步攀登而上,时而穿越藤蔓缠绕的密林,时而踏行卵石地面的坡路。经历40多分钟的山路行程,就到了云雾沟的最东尽头。这里高山壁立,巨木遮天,荆棘丛生,人迹罕至。顺着山壁的流水沟槽,攀陡壁,踏峭石,终于艰难地登上了50多米高的山腰栈道上。回首俯视沟底,似觉深渊万丈,令人心惊肉跳,不敢久看。顺栈道向北逐步攀升,进入到云雾山主峰东南角,上寨的古道小径才隐约地见到形迹。这片山坡,全是杂树野刺的天下。从上栈道算起,大约又攀行了40多分钟的时间,才见到了山顶古寨的东南门。

  在东南门外6米处的山坡上,有一道弧形寨墙环绕主寨城,全长80余米,中间开有一门。纵目细看,此处的寨门和寨墙已残毁不堪了,只剩下不高的残基断墙。这大概就是云雾寨东南方的第一道防线遗存吧。

  主寨的东南门为方门,门高2.5米,宽1.3米,墙厚0.9米,保存较好。外门天坎石已毁,但门壁上遗存有木质的构件残迹。其内圈呈方形,四壁封蔽构成了一个小瓮城,净空长3米,宽2.6米。北侧内壁开一内门,门宽1米,高2.5米。瓮城均用规则的大块石砌垒而成。看到东南寨门这种坚固的瓮城结构,我们连声赞叹先民们精巧的构思设计和高超的叠砌技术。站在东南门城顶,远眺南方,群山连绵。取名很是不雅的狗屎尖山,剑峰刀削,如玉笋插云,又似铁塔擎天,舞霞裹雾,揽日捕风,特别引人注目。而那峰西的蛟龙窝山,窝深无底,奇石峥嵘,钟乳垂挂,暗河水涌,藏龙卧蛟。突然巨风狂卷,云涌雾腾,形似蛟龙出洞,跃空而飞,实乃一大奇观。

  由东南门登上保存较好的东寨墙,顶宽1米,内侧高1.5米,外侧高3.5米。其状呈弧形向北延伸。在东墙顶上前行250余米后,可见左侧寨内的白云古寺巍然屹立于北峰之巅。白云寺的围墙即为内寨墙,南北向呈长方形,长20米,宽10米,周长60米。其东、西、北三面之墙高3米多,而南面之墙则高达5米,壁立陡峭,雄壮坚固。内寨仅南墙中间开一南门,高1.8米,宽1.1米,墙厚0.5米。门框石均凿磨得光滑平整。走进内寨,细看这巍峨壮观的古白云寺建筑群,系由三进大殿组成,头殿、中殿和顶殿随山势逐层上升,形成三级平台上建三层大殿的组合。每层都有10余级完好的台阶踏蹬而上。中殿和顶殿的殿门均宽1米,高1.82米,厚0.35米,设计统一,精致牢固。门以条石为框,天坎石和地坎石都较规整。三层大殿均为三间的结构,面宽9米。各层墙壁都基本保存完好。

  在头殿内的东侧壁附近,倒卧着一块古碑,高1.32米,宽0.6米,厚0.13米,青灰色石质。肉眼难辨碑上的文字,经过拓片,知道是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的《彭门马氏捐田碑》。碑文开头写道:“郢邑东北百余里许,名曰云雾寨白云寺,由来旧矣。松涛古殿,金壁庄严。蒲香饱众,缘人乐施。”这段话既概述了建寨修寺的悠久历史,又素描了庄严的殿宇和隆盛的香火,更点出了这些都缘于人们的乐施。后文就紧接着详叙泉河村彭门马氏捐田的具体情况。读完碑文,凝视眼前这座规模宏大的白云寺中的一砖一石,想必都浸透了前代善男信女们的一片虔诚的心血。

  在大殿两侧的偏屋墙壁中,有4块嵌于墙上的同治初年的建屋碑记。其中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彭宗印建屋碑记》云:“云雾寨所属地方有彭李庙彭宗印,今值兵荒上寨之时,无处栖身,爰依殿右修造屋宇二间,以为容身之所。恐代远年湮,是望后世子孙继为修理。”富人上寨避兵乱修得起房屋,还叮嘱子孙继为修理。贫民上寨避兵乱则何以栖身?再看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的《彭宗岱建屋碑记》:“盖闻业荒之时,野处穴居。人因落乱之际,虽有画栋雕梁,怎能安居独处?势不得不早向高山峻岭,以趋吉避凶而已。兹不必有竹苞松茂之盛,鸟革  飞之荣,即茅茨土阶,俨然太古之淳风,仅可以避风雨足矣,何计及龙盘虎踞之向也哉!”记文写得很有文采和情致,在落乱投寨建屋容身之际而抒发其感慨,表露其心态,聊以自慰。这些碑文对于研究云雾寨和寺庙的历史都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从白云寺出来左拐,再登上东寨墙顶前行110余米后,就进入到了北寨墙的段面。北寨墙长50米,顶宽0.8米至1米不等,内侧高1米左右,外侧高3米至4米不等。靠东头的一段北寨墙体修筑得比较坚实,现在保存较好。而西头的北寨墙体开始从山顶向西山坡下降延伸,墙顶凸凹不平,且多弯曲,很难行走,充满了危险性。在北峰的北侧寨墙内,传说有一古泉,系白云寺开山住持所掘得,号称和尚泉。此泉双孔出水,形似牛鼻,乡民们又俗称为牛鼻泉。其泉水清冽甘甜,长年不涸,供寺中僧人和上寨避乱的乡民们饮用。后来,寺中僧人见其泉水流量较小,于是将双孔凿大,结果反使泉水断绝而干涸。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