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的“圣旨碑”。历经“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该碑虽一分为几,碑文不全,但“圣旨”二字犹在,核心内容依旧清晰可见:“成化元年,李公思恭,献大麦50石,小麦350石,谷400石,拯救了襄阳灾民。此功德无量。大明成化二年立。”
据《李氏族谱》记载,李思恭一生勤俭持家,积谷千余担,准备为子孙盖房买田。时值成化元年(1465年)襄阳发生旱灾,不少人活活饿死。当时国库存粮甚少,于是明宪宗朱见深便下御旨,号召储粮户借粮救饥,并在荆门与潜江交界的小蒋湖边召开了富户会议,号召借粮。李思恭将家中大部分储粮借给了国家用于振灾,自己却带着子孙外出谋食。第二年粮食丰收,皇上亲自来还粮,人夫轿马到了李集,却找不到李思恭,原来李决定将借粮作为捐粮贡献给国家,为此便故意回避了。李思恭的仗义疏财之举感动了朝廷和明宪宗,于是明宪宗下旨建碑表彰。后人对思恭乐善好施、济困扶危的精神赞叹不已,圣旨碑前行人到此止步,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并将此碑边的堰塘改为碑堰,将小蒋湖改为借粮湖,将李思恭住过的湾子改为借粮湾(碑堰湾)。
“圣旨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碑文所宣传的那种大力弘扬的积德行善、民本诚信思想和行为等,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一是它再现了荆门人民急国家之所急的高尚情怀与光荣传统。李思恭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在国家有难时表现出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奉献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与反思,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二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者以诚为本、言而有信的执政理念。尤其在现在这个讲求诚信的年代,明宪宗朱见深那种不欺黎民百姓的举动,值得当今一些为官者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