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荆门市东宝区毗邻的南漳县,有一处叫卧牛寨的古山寨炒得十分火热,,前去寻古探幽者络绎不绝。初春时节,笔者一行从东宝区栗溪镇栗溪村进入古寨,认真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结果是有许多新的发现:其一,卧牛寨真实名称叫太平寨,始建于明末,完善于清代;其二,太平寨一带地域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前,一直属钟祥县管辖。就是说,太平古寨实际上是钟祥人组织修建的。其三,太平寨用于军事防御的功能十分明显,无论是古碑记载,还是寨墙建设,都能体现这一点。其四,太平寨内的寺庙、石墙和石屋等大都有修建的准确年代和主人姓名,这一点是与其它古寨有明显区别。其五,太平寨墙约5000米,寺寨合一,设施完备,建筑宏伟,保存基本完好,是一处难得的古代建筑遗址。
太平寨位于南漳县东巩镇桂竹院村二组的卧牛岭,与东宝区栗溪村接壤。我们的汽车艰难行进到卧牛山下的一片平地上停下后,再沿山脊向上攀登300多米后,便进入了太平寨北门。此门宽2.2米,城墙高5米,厚2米,进深6米,全部用当地出产的青石垒成。与其它古寨不同的是,太平寨的寨门全部设计成曲尺形,有一定的纵深。我们猜想,这种设计的好处是,一旦城门攻破,守军可利用6—8米的纵深及两侧高大寨门的石头,对入侵者进行反击,这有点像明清古城的翁城门设计的味道。刚踏进寨门,一块长53厘米、高32厘米,刻于大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石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碑上记载:安陆府钟祥县麻城镇(今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人氏郑先清,因天下大乱,迁至此地,见太平寨山高崎岖,修一瓦房三间,万古为记。这块石碑明确无误告诉我们,此地在清代属安陆府钟祥县管辖,古寨及房屋由钟祥人氏修建。后来查阅有关史料,也证实是在1934年,民国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将此地划归南漳管辖。
离北门不远处,我们又发现了一大堆石刻残碑,估计有五六块之多,找到其中比较完整的一块,上记载,团山寺始名乌里山,明以前有古刹。自成化乙已年(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后,民众在此避乱,修城堡,名太平寨。从这块石碑中,我们看到这里真正的名称叫太平寨,祀求国泰民安,世时太平之意。它的始建时间应当是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从北门沿寨墙向东行进,我们看到高大的寨墙旁用石垒成一个长8米,宽4米的平台,有10节台阶,平台两边寨墙通高3米,由人行通道和垛墙组成。后来的深入考察我们才知道,这种平台是暸望台和炮台的综合体,大约30—50米就有一个,这个是其中最大的。由炮台再行进50米左右,寨墙内侧出现了一排整齐的石头房屋,大部分石头是人工打磨后,用石灰加糯米垒砌而成,中间有一道宽3米左右的街道。走进一间建筑工整,保存完好的石房子,它长12米,进深5米,高3.5米,坐北朝南,大门用打磨的长条石砌成,高1.7米,宽80厘米,两侧用天然石的石洞做成拴马石。石屋的后墙上镶嵌一块40×40厘米的石碑,上书“大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月二十日立。杨宏礼、扬宏义、扬宏智(三兄弟)修建瓦屋5间。”在此继续向东行进不远,又一栋保存较完整的石房子出现在眼前,它长8米、深5米,大门朝北开,墙外上方有宽55厘米、高30厘米的石碑,上书“大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王宗徽率儿子王大年、王大能、王大军,同修瓦房三间,北边浦山(偏房)一间。”
我们一行沿寨墙继续向东行进,便到了北寨墙的尽头,寨墙经过九十度的拐弯后,形成东寨墙,共有500米左右。东边可能由于山势陡峭,易守难攻,不是防御重点,因而寨墙较矮,一般在两米左右。东门宽1.8米,高2.7米,墙厚2米。附近有较规整的石头房屋50间左右,有不少刻有房主姓名和建造时间。紧靠东门的一大间房上就有“大清咸丰二年(1851年),杨山造”字样。东墙边有一片裸露的青石,石上有人工切割的整齐痕迹。我们分析,建造寨墙和石房的石料,可能主要出自此地。在东墙的尽头处,寨墙又拐了一处曲尺形的弯,折向了南寨。这里寨墙一般都在两米左右,随山就势向前延伸。由于荆棘丛生,无路可走,我们又折回北门,再从北门向西行进。
太平寨西北段的寨墙更加高大厚实,一般高达4—5米,厚度达2—3米,每隔5米左右设一个暸望孔或射击孔。50米左右有一个方形炮台。在这里我们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在寨上镶嵌一块50×40厘米的石碑,刻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上书:“自清嘉庆元年(1796年)起,教匪兹害数年。众姓修立团山太平寨。因人各守一卡,后管城二十丈。恐数年后无记,立此石碑,以作后世永远为记。首人罗定甲火铳一杆,兄弟四人公炮两架。李贤才、龙应才、朱万朝、周永兴。”这块石碑解读给我们这样一些信息,其一,太平寨虽然最早修建是在明成化年间,而大规模修筑是在大清嘉庆年间。第二,这次修建的目的非常清晰,就是为了防御的抵抗白莲教。第三,对于寨墙的防御、守护和维修实行责任制,每户20丈。第四,守护人配备有铁炮和火铳等武器。这是我们在考察荆门数十座古寨中唯一见到的有武器装备、有责任划分的古代山寨。 太平寨西北寨墙的尽头经过九十度拐弯,便进入西寨墙。这里面向东巩镇和南漳县城,是防守重点的重点,因而寨墙更加宏伟壮实,高度都在5米左右,厚度达到3米以上,炮台、暸望孔、垛墙、人行道一应俱全,特别是炮台,每隔10米左右就有一座。西门的设计与北门一样,成曲尺形。宽22米,长8米,高5米,厚2米,高大挺拔,气势昂轩,成为太平寨标志性的建筑。西门附近有20多间石房子,除房顶无存外,墙壁保存比较完整。西寨墙向南的尽头是一个军事暸望台,它建在一个山丘上,四周的城墙高5米,厚2米,中间有一个4×4米的空间。这里地势高立,视野开阔,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暸望台边的古寨再蜿蜒向南,成为南寨墙了。
我们从暸望台返回西门后,再沿山中的一条小道去探讨古寨中的团山寺。离西门不远,我们见到一片凹地,面积在200×200米左右,四周是山壁,中间是平地,长满了野草和杂树,原来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小天坑。离天坑不远,有一口偌大的古井,它深5米,长10米,宽7米,四周用青石垒成,可能是团山寺僧人和寨人饮用水源。山道边也有一些石房子出现,大都是清代的建筑。
团山寺位于太平古寨的中央的一小块平地上,坐北朝南,前面是一条山沟,后面是北山及北寨墙,它是一个四合院式的两进院落,南北长19米,东西宽18米,由殿、厢房和大雄宝殿组成,大雄宝殿宽11米,深10米,是寺庙的主体建筑,可惜的是整个寺庙目前只剩下残垣断壁,破碎的石碑、石构件和残砖等到处都是。寺庙门外有一个古老的石碾盘,估计是僧人碾米用具。碾盘边有一棵高约15米、3人合抱的古柳树,估计有百年以上树龄。寺庙前的山坡下有一口古井和一片平地,我们分析是僧人的取水处和菜地。在团山寺遗址中,我们重点考察了一下残存的古石碑,大约有10块左右。其中一块是讲述团山寺的起源碑,高130厘米,宽56厘米。内容大致是,此山名为卧牛岗,关圣人(关羽)收周仓处。山中立寺不知始于何年,相传起自明世宗(明嘉靖)时期,百年后更名为团山,由百士建寨于斯。这段内容告诉我们,第一,此处山形如卧牛,故名卧牛岗,这大概是南漳人称之为卧牛寨的原由。第二,这里相传是周仓占山为寇的大本营,三国时期关羽在此收复了周仓,并成为自己的爱将。第三,山中立寺具体时间无从考证,可能最早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第四,百年后,即清代时更名为团山,并由百姓建寨于此。团山寺遗址内还有一块立着的石碑,高170厘米,宽76厘米,刻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碑中记载,明万历四十六年(1619年)重修团山寺。明晚期和清早期,寺庙已残破荒芜,到清道光初年,又再次重修。从碑文中我们看到,团山寺最后一次重建是清道光年间,至于何时被毁,已无从考证了。
考察归来后,我们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太平寨作为一个寺寨合一,军民共生的古寨,虽经数百年的风雨历程,但仍然保存基本完好。同时,它又是荆山和大洪山目前发现的古寨中,规模最宏伟,设施最完备,记录最清晰的一座人工长城,且山势奇特,植被丰富,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应当在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开发利用。(关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