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文博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文博天地

白云楼史话(下)

时间:2013-02-04 00:00     来源:     作者:焦知云    点击:

白云楼为二层石木结构,通高16.3米,其中台基1.00米,楼身全高14.00米,楼尖宝顶高1.30米。其基座平面呈八角形,每边长5.20米,台高1.00米,坐落于斯台的中东部位。西侧正面台基踏跺五级上下,踏跺中央设有石雕龙云水纹御路。白云楼外面基座每角处立檐角柱一根,一共八根。每根檐角柱的下半截为石柱,高2.80米,直径0.26米,落于高0.43米的石礅之上。上半截为木柱,高1.56米。白云楼正身平面为四边形,内面净空每边长5.30米。室内四角立金柱四根,上木下石,直通上下。基座八方,楼身四边,暗与四象八卦相合。底层楼内真武殿净高6.44米,其正面大门宽2.80米,高3.20米。底层东侧楼后墙外设11级石台阶踏步而上后,再向右转至楼内经18级木梯踏步而上到二层楼内。楼上为木板铺面,上层楼西侧正面系安装木质格花楼门,中间三合,两侧各一扇。每扇门高2.90米,宽0.49米。门外设一窄形望台,是登楼远眺之处。白云楼梁架采用抬梁式构架。四根金柱顶立,柱上架梁,梁上立柱,柱上再架梁,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人字坡屋顶。楼系双层重檐翘角,外角吊挂铜铃,清风摇动,声彻云霄。楼顶的垂脊翘角脊上置立陶兽5只,下层的垂脊翘角脊上置立陶兽7只。楼身四周封置厚0.80米的坚固墙体,顶承了部分楼梁。总之,白云楼的格局,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彰显了同治初年荆门木石工匠人的高超技艺,当为荆门古代建筑史上的绝作。

  修建白云楼的同时,还建造了招鹤亭。招鹤亭上的石柱联“洞前花落随风去;山上云飞引鹤来。”联律严格,对仗工整,草书峭拔,云飞鹤舞,堪称联美书佳之双璧。

  白云楼建成后,有王锡龄和周汝楫分别于同治三年和四年撰写了《续修白云楼序》和《新修白云楼序》两篇优美文章,为我们考证和研究白云楼始建情况提供了原始依据。更有白云楼的“大清同治壬戌仲秋月知府衔知荆门直隶州事弁嗣龙,学政陈中钦、训导周汝楫,首事王锡龄、周瀚、刘文杰、刘鹏程鼎建”的原始墨色题记,将白云楼始建年月和鼎建人员记载得如此一清二楚,使我们廓清了研究中的一些是非。到了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白云楼有所损坏,时任荆门知州的恒琛又鼎力重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白云楼就是经过恒琛重修了的白云楼。虽然我们不知重建的具体情况,但恒琛重建确是事实。白云楼的另一条墨色题记可以为证:“光绪玖年岁官癸未季春月,在任即补府知荆门直隶州事恒琛重建”。文字确凿,虽历经130多年,至今仍清晰醒目。

  巍峨高耸的白云楼,是荆门一大胜景。历代不少骚人墨客登临斯楼,寓目山川之胜,景物之妍。赞美其楼著一州之冠冕,振百代之文风。感慨流连,俯仰兴怀,留下不少美妙的诗文。除同治、光绪年间的周汝楫、周瀚、陈士龙等文人登楼吟咏外,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九月,河南新乡鄘城诗人田芸生偕友登游白云楼,吟诵了一首《登白云楼》七律诗:“白云楼与白云齐,登眺欣乘日未西。城郭弯环场圃小,山岚掩映画屏低。荒郊路僻牧声下,老树阴清山鸟啼。洞在卧云幽静里,何年一鹤来此栖?”诗写景特细致,以问句结尾,寓意含蓄。其友罗厚瀛步其韵:“盘屈崇山绕郭齐,参天古木石桥西。一楼枫叶闲云锁,双镜湖光野荠低。虚室已无仙鹤返,近窗时有水禽啼。尘劳不似邯郸道,聊逐钟声此地栖。”已无仙鹤返,时有水禽啼。诗中感叹颇深。其友吕美璟和诗云:“一楼高耸与天齐,云影迷离日渐西。举手仰攀群宿冷,荡胸俯瞰万山低。疏钟隐约隔溪续,倦鸟翻飞绕树啼。我欲锁缰全摆脱,相将襆被此间栖。”想摆脱锁缰,携带行装来白云楼修炼,怀有避尘世之志。襆被,意为整理行装。有的将此诗的前两联改作为元末荆州学正孔克学的《白云楼》诗,并将第一句改为“白云楼与白云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大笑话,因为元末的孔克学怎么能游离距他晚500年才修建的白云楼呢?上述三首七律诗系笔者1995年考察白云楼时拓碑所得,现在此碑已不知下落,其拓片成了珍贵的孤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荆门县政府曾拨款修缮白云楼。1960年白云楼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市人民政府决定复修白云楼古建筑群。1996年对白云楼的木质构件进行油漆保护。1998年打穿斜月洞,使洞长增至22.00米,加设小神殿5间。后修建山门及云墙围屋,于1998年6月竣工对外开放。2003年修建三皇殿,2005年对三皇殿及其他有关建筑物进行油漆和彩绘。2009年道长胡必莲进观主持法会活动和日常内部管理。

  如今,白云楼景区已成为荆门城中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是人们休闲养性、访古问道、登楼抒怀的旅游好去处。在赏心悦目之际,我们总会怀念历史上那些为白云楼付出过心血的官员、善士和百姓,还有名不见经传的能工巧匠们。

(摘自《荆门日报》2013年2月3日2版)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