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大约5000年前,有那么一座“城”,坐落在江汉平原的西北,长湖的北岸。在这里,远古的人们生产生活、栖息繁衍,他们创造着属于那个时代的文明。
这个冬天,在沙洋县后港镇双村村,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开始对这处古城址进行考古发掘。那座充满神秘气息的“城”,得以重见天日,回归人们的视野。
探访古城址
12月10日上午,记者在沙洋县文物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古城址发掘现场。冬日里是农闲季节,这里却是热火朝天。
考古现场,工作人员已经挖掘出了12个长5米、宽5米、深2米左右的探方。此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彭小军,正认真地指挥着工人们在探方深处施工。
“我们正在对大约800平方米的遗址进行先期发掘。” 彭小军介绍说,“目前考古队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城内一小块先民生活区进行发掘,另一部分则是对保存较为完好的南面古城墙中段进行发掘。”
这12个颇为规则的探方,就是彭小军所说的一小块先民生活区。选择此处开始,是因为这里是城址内地势最高的一块。
记者凑近探方内观察发现,探方表层的土层为灰色,下面的土层则是红白相间的颜色。“根据土层的土质分析和一部分已经出土的陶器,初步推测这里是一处窑址。”彭小军告诉记者,灰色的土层为表土,而红白相间颜色的红烧土,则可能是先民在此生产生活和居住后留下痕迹的土层。目前,从探方里出土了一定数量的盛储器、饮食器和炊器的陶片,考古队正在进行进一步研究。
在另一个探方,记者看到几个工作人员正在一处白线标记的圈内进行发掘,圈内有大大小小几个洞。“这是一处房屋遗址,那些洞,我们称为柱洞,是因建筑屋舍所留下来的支柱的遗迹。”彭小军推测说,这处房址有可能是陶窑的工作间,也有可能是先民居住的房间,甚至还可能有其他用途,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发掘研究。
揭秘古城墙
沿着乡间小路向南,行走大约5分钟,就来到了考古队另一处发掘现场。在这里,一座高约四五米的土城墙已经逐渐呈现出来。
“将古城墙的一段挖开,从而一步步对城墙进行解剖,了解城墙所处的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联合考古队领队黄卫东一边手拿小铲小心翼翼地铲着城墙上的土,一边介绍说。“这是整个城墙部分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就目前发掘情况来看,古城墙的基座大约宽30米,外坡陡、内坡缓,现有高度为5米。”
而根据之前的测定,整个城墙除了东北边以自然高岗为天然城墙外,东、南、西、北城垣都是以平地起筑,城垣南北长600米——800米、东西宽550米——650米。将整个城址围成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之后,考古队又用GPS对古城墙进行过定位测量,测量结果大致相同,显示西北部略有点内凹。
“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最开始并不是有意识地修筑城墙。”黄卫东解释说,古代先民在防御洪水、猛兽和大规模部落争斗时,最常用的方式是挖掘壕沟,在挖沟的过程中,挖出的泥土堆积起来,逐渐形成了墙。这种筑墙方式,被称之为“堆筑”,不像后来的夯土墙经过精心的拍打。而到了春秋时期,古人筑墙很多就已经采用“版筑”的技术了。在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版)相夹,两板之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撑住,然后在两板之间填满泥土,用杵筑紧,筑毕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墙。
“虽然目前只是初步发掘,遗址的具体情况还无法确定。但从城墙处发掘出的几块红色和黑色的陶片,让我们收获了不少信息。” 黄卫东告诉记者,这几块陶片基本属于石家河文化时期,年代距今4500年到5000年。石家河文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群而得名,为承袭屈家岭文化演变而来。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陶片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在艺术品方面,颜色以红陶为主,有鸟、鸡、猪、狗、羊等动物图案。在生活器具方面,颜色以灰陶为主,包含鼎、碗、盆、罐、缸、钵等。
“除了通过陶片来判断古城墙距今年代外,还可以通过城墙上的土和城墙旁边的文化层土的关系来判断。”黄卫东说,所谓的文化层就是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考古工作即是从地层上正确划出上下文化层的叠压关系。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内涵和相对时代。
目前,考古人员正在清理文化层,很快就可以判断出城墙和文化层的时代关系,进而判断出城河城址所处的时代。
关于这座“城”
城河城址,早在1983年文物普查中就被发现,最初被命名为“草家湾遗址”,是我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更名城河遗址,2008年被公布为全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11月,作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文明起源和探索城址发展历史的科研课题,城河遗址被相关部门批准进行考古发掘。经过专家测定,城河城址面积大约有70万平方米。是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又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古城址,也是在汉水流域荆门境内继马家院城址后发现的第二座新石器时代古城址。
在当地,问及城河城址,村里人大多略有所闻。至今,附近的村民仍习惯性将城墙内的范围称为城内,城墙外的称城外。城墙外的古河道也因该城而得名“城河”。而关于“城”的印象,村里人更热衷的还是这样一段传说:“相传元朝末年,出身渔家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曾在此养过鸭子。当时他和几位学武的朋友,秘密打造刀枪,准备扯旗起义。不料事情泄露,遭到元兵围剿。就在陈友谅走投无路时,一位高僧行至此地,出手相助。高僧施展法术,将陈友谅所摆放的鸭蛋变幻成土,越堆越高,筑成一座土墙,使得陈友谅得以脱身。后来,陈友谅队伍逐渐壮大,当上帝王后,在此修建土城作为纪念。”如今,这段传说也成了考古队员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根据我们的初步探测,城河遗址内大致分为生活区和作坊区,从遗址东南角至西北角有一条城内河,为居住在城河的先民提供生活、生产用水,可以说城河遗址已经具备了城市的雏形。” 黄卫东说,“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探测遗址内的几处,希望可以发现墓葬区,通过墓葬中的陪葬品来获取城河遗址的更多信息。”
黄卫东介绍,城河遗址西北距荆门境内的马家院城址约20公里、西南距荆州阴湘城址约42公里、东北距天门石家河城址约68公里、南部100多公里处有公安的鸡鸣城、石首的走马岭城址,在长江中游地区有如此多早期的古城址,绝非偶然。荆门城河古城址的发现不仅丰富了长江中游早期古城址的内容,同时对研究长江中游地区这些早期城址之间的关系、探讨长江中游史前聚落考古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考古发掘将历时5至10年,我们期待着,关于古城址的一个又一个谜,会被层层揭开。
|
考古发掘现场
|
|
|
|
出土的陶片
|
|
|
陶片中承载着大量信息
|
|
|
黄卫东认真地进行分类、整理
|
|
|
房屋遗址
|
|
(摘自《荆门日报》2012年12月16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