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文博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文博天地

荆门古寨寨名解读(上)

时间:2012-11-19 00:00     来源:     作者:焦知云    点击:

       荆门市范围内,遗存有许多古代寨堡。就笔者考察的130余座古寨的情况看,或土垣寨、洞穴寨、石城寨,或单寨、姊妹寨、三联寨等等,都有着不同含义的寨名。在这些长城般的丰碑上,折射了那段段战乱历史,积淀了有关古寨文化的丰厚底蕴,是极待开发的一道道寨堡旅游风景线。

  多数古寨以其山之名命其寨之名。东宝区栗溪镇裴山村的伏隆寨,即是以伏隆峰名为伏隆寨。其寨建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海拔563米。在南寨城门的石额上,赫然刻着“伏隆寨”3个楷体大字。此寨名当有降虎伏龙之意。钟祥市张集镇的扁寨,因建在山呈扁形的扁山之上,故名扁寨。其寨建于明末,海拔522米,是钟祥八大古寨之一。系内外三重寨城的寨中寨。规模宏大,城门高耸,逐层垒墙,顶寨摩天。整个建筑如龙盘山,气势雄伟。其寨碑生动地写道:“登其巅觉凌霄而耸翠,观其峰显群山以来朝,遍察八方,周围险峻,果避兵之良地也。”

  有的古寨以寨上的怪岩奇石而命名,突显其丰富的联想,以张扬寨之雅致和威风,表达战乱时期乡民们的一种精神寄托。钟祥市冷水镇孔艾村的玉镇观寨,现存寨碑所记,因“山之南,石多似玉,因以玉镇名耶。”其寨“北枕云雾,南控三峰,左顾华山,右盼大林、伏虎,突峰层峦,壑谷深邃,势雄形状。登览之际,目极千里,诚胜境也。”此寨建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有东、南、西三大寨门,寨城周长里许。虽然海拔只有349米,但陡峭难攀,易守难攻,真如玉石镇矣。东宝区栗溪镇插旗村6组的一座山寨,其山名为天柱峰,而寨不用山名,却以北寨墙下竖嵌于山坡上的一群酷似蛤蟆的灰白色石片命名,形象地称为蛤蟆寨。此寨城垛式的寨墙耸立山尖,两大寨门基本完整。寨中之碑文记曰:“此地多崇山峻岭,而独此一峰峻极于天,其形似柱,因名天柱山。”“无如干戈扰攘之际,土匪乘间而窃发,求其可保无虑,舍此山何所依归?”钟祥市客店镇的猴王寨,因在寨东南侧悬崖绝壁处,有两块一上一下的巨石伸出,状如双猴,猴王寨由此得名。或曰因其东、西两峰形似健猴而取名。此寨的四大城门,有若荆州古城和西安古城城门按比例缩小后,巍然地屹立于寨顶,从明末至今,保存仍基本完好,堪称古寨一绝,当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张集镇的五龙观寨、仙居乡的狮子口寨、栗溪镇的鹰子寨和骆驼寨等,都属此类命名之寨。

  以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取寨名,也是特色之一。东宝区仙居乡福星村1组的一个山头上,建有一座周长158米的袖珍古寨。此地因系荆门与南漳交界处,寨西侧之山属南漳余姓所管,寨东侧之山属荆门李姓所管。故将其寨名定为荆南寨,并专门刻立寨碑告诫人们要保护好寨城。京山县绿林镇和杨集镇交界处的群山中,挺立着一座内外寨相套的古寨,全长740余米,圈绕了两个山头。长方形的寨门完整,城垛式的寨墙高大。因此处山高路远,既不是古道要冲,又不是集镇郊区,山中显得分外恬静安宁,故百姓们将此寨取名为安静寨。据说当年侵华日军的魔爪亦未伸及到此寨。还有漳河库区的荆当寨,就是建在海拔368米的荆门和当阳交界处的界山上,亦同此类之命名。

  以寨子的建筑结构形状和面貌命名也颇有新意。东宝区仙居乡矿山村3组的一座山顶小寨,海拔402米,寨墙周长仅95米,长方形的南、北两个寨门都保存较好,沿周的寨墙也构筑得坚固。从天空向下俯瞰或站在寨墙上环视,此寨形状如碗似盆,故乡民们取名为碗盆寨,颇为形象逼真。钟祥市长寿镇刘畈村7组,有一座至今保存较好的土垣寨,其寨土墙高4米多,周长485米,仅开一个寨门,寨墙外侧开挖一周的护城河,河宽20米。现在仍是河水环绕,寨墙高耸。据载,清嘉庆初年,以避寇乱,百姓们环绕一寺构筑土垣为寨,沿周土城上长满了杨柳翠柏,将寺庙团团蓬罩,官府故命其为团蓬寨。后来到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冬,团蓬寨遭遇一场大火,死伤惨重。时任钟祥知县的孙福海还专门写了一篇《团蓬寨火灾记》,以表其哀。还有长寿镇和磷矿镇的腰盆寨的命名都属此类。

(摘自《荆门日报》2012年11月11日2版)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