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离现在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国家,名字叫做楚国。
遥远、陌生、冷漠,是因为它离我们年代久远。相近、熟悉、亲切,是因为我们都是楚人的后裔。在荆门,对于楚、楚人、楚国这些字眼很多人都知道。
楚国在历史上演绎了八百年。这八百年是一部浩瀚的历史,它流淌的有光环,也有耻辱;有欢歌笑语,也有哀歌悲泪;有足以炫耀后世的光辉业绩,也有让后人总结吸收不完的沉痛教训;有称霸诸侯的赫赫霸业,也有丧权辱国的亡国之羞;有楚武王、楚庄王一类的开明君主,也有顷襄王之流的昏庸之王。本月开始,本报将推出李云清先生和李湘女士“解读楚国”的系列。
解读楚国,读什么?读喜?读忧?读强大?读衰败?作为一个封建国家,崛起是历史的进程,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大可不必为他的崛起而兴奋,也不必为他的灭亡而沮丧。作为生长在楚地的后裔,对我们的祖先实事求是,更何况我们无不在为能够生长在荆楚大地而深感自豪和欣慰!
无农不稳,无农不富,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以农稳国,以农发展,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也正是农业的发展,粮食的充足,才使得楚国从弱小变为强大,从落后走向先进。
楚国立国之初,“辟在荆山”。也正是广袤的荆山山脉,给楚国农业的发展造就了良好的空间。楚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诸侯国因粮食问题而跌经兴衰的时候,楚国却“五谷六仞”,“粟支十年”,富足甲于天下,其根本原因就是楚国农业的发展。
楚国农业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滥觞期的原始农业。这一时期从熊绎始封到周武王之前,历时约三个世纪。楚国立国之初,与其说是“辟在荆山”,倒不如说是“画地为牢”,因为楚国初封之时,居在荆山山脉,崇山峻岭,土地贫瘠,水源匮乏,并且北面和东面有中原诸国、南有三苗、西有巴蜀的包围,连国君都“筚路蓝褛”,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坐的拉柴用的车子,老百姓吃不饱那可能就是经常之事。环境这样艰苦,周王朝的税收可一点都不免,没有特产进贡,桃弧棘矢的也要,反正不会让你空着手。山区能有什么?无非就是一点旱作物,史书说那个时候楚国粮食主要就是粟,现在叫小米。无法种植大米,你有米我也有米,无非就是小一点。为什么将粟叫做小米,估计与楚国起名有关。
第二阶段,兴盛期的发展农业。这一时期当从周武王到楚国迁都到纪南城之前,历时约三个世纪。这一时期楚国政治上主要是向外扩张势力,先后灭掉了四十多个国家,占据了江汉平原、沮漳河流域、江南大部土地;经济上以农为本,多业发展,工业上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并把铁和青铜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掌握了凿井灌田和排涝除渍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使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楚国的辉煌时期,同时也出了几代明君,如武王、文王、成王、庄王,楚国兵精粮足,国力雄厚,这一切必须依靠农业的发展才能保证。
第三阶段,鼎盛期的富庶农业。这一时期当是以纪南城为国都的约两个世纪。楚国迁都到纪南城的时间,一种说法是楚文王时期,第二种说法是楚平王时期,因为《史记·楚世家》上记了一句文王时期“始都郢”,唐代张守节在正议《史记》时,同时说了两个时代,一是文王时期,二是平王时期,现在经过考古确认,“文王始都郢”应该是鄢郢,即宜城一带,迁都纪南城应该在楚平王以后。郭德维先生在《楚都纪南城复原研究》一书中,对纪南城建都年代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并提供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纪南城内的一些遗物进行测定的数据。数据表明,纪南城遗址内的木头、城垣下木构建筑经过多次测定,舍弃误差值,确定纪南城兴建时期在公元前455年前后,时代为楚惠王时期,与近几年在荆州、荆门地区所发掘的楚墓年代相吻合。楚国在纪南城建都时间约200年,历经惠王、简王、声王、悼王、肃王、宣王、威王、怀王、顷襄王,最后在顷襄王手中丢掉了国都。
悼王时期,利用吴起实行变法,使楚国面貌为之一新。到宣、威时期,发展到“地方五千里,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因此,楚国在纪南城建都的两百多年,是楚国的全盛时期,也是楚国农业的富庶时期。
市博物馆馆藏的战国时期出土的楚国农具
(摘自《荆门日报》2012年9月9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