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文化时期,已出现专门的陶工,这些陶工一辈子都在创作、制陶、烧陶,并创造了神秘的陶器文化。屈家岭文化制陶工艺的最大成就是快轮普遍使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轮盘(陶车)快速旋转所产生的惯性力,将置于轮盘中央的泥料提拉成所需形状的坯体。用这种方法成型,在陶器的内底和器壁上往往残留螺旋式的拉坯指印,在底外留有用绳子切割形成的偏心涡纹。屈家岭文化的陶器一般以灰色为主,黑色其次,红色是第三位。屈家岭文化的灰陶大多数是浅灰色,颜色比较纯正一致,说明当时的窑工能准确控制窑温和窑焰的变化。屈家岭遗址出土的蛋壳彩陶杯(碗)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纺织的出现,是史前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屈家岭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陶制纺轮,其中以彩陶纺轮最具特色,这证明当时的屈家岭已经出现了相对成熟的纺织技术。当时人们用于纺织的原料是麻,将撕开后的麻纤维系在捻杆上,用手指捻动捻杆带动纺轮旋转,因纺轮自身的重量、手指给予它的旋转力量,使其可以连续地旋转一定的时间,从而将麻纤维纺成纱。
屈家岭遗址纺轮的数量很多,且大小不一。纺轮的重量、体积的大小,是纺纱精细与否的关键,是出于实践中纺织操作技术的需要,也是纺织技术进步的表现。纺织手工业的发展,也表明当时社会分工已是“男耕女织”。
|
屈家岭文化时期的陶器
|
(摘自《荆门晚报》2012年8月15日A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