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民间文学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荆艺荟萃 > 民间文学

百年沧桑白骨塔

时间:2013-04-17 12:36     来源:     作者:刘南陔    点击:

    白骨塔在汉江干堤沙洋南约三四公里的熊家台处,塔已无存,只是修塔时的碑文尚在,被好心人嵌砌在一废弃的仓库北墙上,为后人留下了一件难得的文物。     据碑文记载,白骨塔修建在上世纪初。辛亥革命爆发后,荆门烟垢人季雨霖被黎元洪任命为安襄郧荆招讨使。季帅部沿襄河北伐,途经沙洋,见连续三年的水荒使故土人民流离失所,发生在1909年的洪灾溃口尚未填堵,顿生怜悯之心,遂设立堤工局,向沙洋、沙市等埠商会募捐,组织数万民工堵口复堤。筑堤取土时,挖出大批白骨,施工者不忍见白骨暴露,任人锄刈,就将白骨汇集成堆,葬于高朗之区,并建塔刻碑,一则安厝了孤魂野鬼,二则可警示后人固堤防险。因此,白骨塔声名远播。     也是苍天有眼,季公堤修好后的30多年里未发生倒口。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内战爆发,兵荒马乱,汉江干堤也长久失修,194B年再次溃口。江水从月堤倒灌进来,直冲踏平湖,高桥、李市等地沦为一片汪洋。洪水内吸造成的鸭子滩有半个沙洋大,现在的五一路、小学、菜场等地都在湖底。溃堤犹如一道绝壁,高耸湖面。堤下深潭里芦苇丛生,入夜蛙声四起,萤光闪烁,令人毛骨悚然。50年代后期,才算筑了新堤,在蝌蚂洼子上建起了新的城市。        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民政府对汉江干堤进行了有计划、分阶段地治理。经过20多年的加高培厚、填塘固基、整治隐患、砌护崩岸,汉江干堤终于彻底改观。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的多次特大洪水均安全度汛,就是1983年那场二十年一遇的洪峰,大堤也安然无恙。     站在白骨塔的江堤之上,你可以看到天边的沙洋大桥犹如一个长长的破折号横放在蓝天白云和城市乡村之间。汉水在白骨塔转了一个直角弯。已进入汛期,水位爬了上来,滔滔江水汹涌澎湃,直注江汉大地。堤外的千亩沙滩,虽被连片的意杨林覆盖着,但它似乎仍然在向人们诉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往昔。堤内的千方石料,静静地安卧在堤坡上,以便随时听从人们的调遣。难怪199B年的大汛,各处连连告急,而沙洋汉江干堤固若金汤,连较大的管涌都没有出现过。    上世纪末,汉江的修防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作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两沙运河顺利开通,新城船闸巍然矗立在汉江干堤之上。船闸有20多米宽、150多米长,可容大型驳船通行。这一工程的建成,不但能调节水位避免水患,而且还实现了灌溉、通航的世代梦想。这样,闸下白骨塔的亡灵们也可以安眠九泉了。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