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群众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荆艺荟萃 > 群众文化

好媳妇张安梅,用大义传递正能量

时间:2012-10-09 00:00     来源:     作者:戴永君    点击:

      在东宝区牌楼镇革集村,提起好媳妇张安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丈夫革海清因伤成为植物人,14年来吃喝拉撒都离不开她,她的坚守感动了四里八乡。

  “要不是梅儿,他早就死了,我们这个也家散了。”15日,78岁的老人革官新提起儿媳妇张安梅,很是感激,眼里饱含着泪水。

  “她真不简单,她的付出,我们任何人都做不到!”同村的妇女蔡春梅说。 

  记者日前来到革集村三组采访,见到了张安梅,一个身材单薄头发略见风霜的女人,她正坐在院子的一角掰着棉花,身后是堆得整整齐齐的袋装稻谷,面前地上晾晒着几块棉花,太阳照射下晃人眼睛。堂屋里也堆放着十几袋稻谷,地下十分干净,桌上东西也摆得十分整齐。

  旁边的房间里,放着两张床,大床上蜷缩着张安梅的丈夫革海清,身上盖着一床空调被,头歪着正对着门,脸上十分干净,面色有点苍白,见有人进来,他咧着嘴笑了笑,颧骨高高的,脸上的肌肉显得僵硬,眼睛里闪着泪光,嘴巴却始终张着,给人十分别扭的感觉。

  张安梅跟着进来,为丈夫扯了扯被子。床头靠墙的另一边,摆放着一张七八十厘米宽的竹床,上面的被子铺得十分平整。

  回忆令人心痛,五个橘子引发惨案

  14年怎么过来的?点点滴滴令人动容

  “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五个橘子惹的祸。”提起旧事,张安梅显得情绪低落,声音也很小。

  记者翻阅法院的判决书,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

  14年前,也就是1998年10月4日,东宝区牌楼镇花竹村(原属掇刀区白庙街道)四组革海清的外甥小刘过十岁生日,革海清三兄弟和其他亲戚前往祝贺。当日上午,小刘的父亲刘某到自家堰塘去打鱼,几个小孩子也跟了去。鱼池旁边是一个橘园,青橘挂满枝头,革海清14岁的大儿子革辉和另两个小孩便跑到橘园摘了5个橘子,园主老王刚好帮村民伐木后返回,看到小孩偷未熟的橘子,很生气,来不及放下砍刀便赶过来,站在鱼池边的付某(革海清的妹父)看到老王拿着砍刀追赶小孩,将老王拦住并夺下了砍刀,争夺过程中,老王两次倒地。

  当日下午,老王的儿子王某知情后,带着胡某等人来到刘某家中讨说法,将革氏三兄弟打伤,伤势最重的革海清被胡某用锄头打伤头部,致其颅顶粉碎性骨折,当场鲜血直流,昏倒在地,被紧急送到医院抢救。

  “当时虽然是救了他,但现在看来,害了他,成了一个废人,生不如死,也害苦了我的儿媳梅儿。”78岁的革官新提起此事便泪眼朦胧。革海清受伤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革海清的大哥在某军医大学工作,获知情况后,连夜带着一名教授赶到荆门,在教授的指导下,医院及时给革海清做了手术,革海清的命被保住了,几天后,他被推出重症监护室。

  慢慢地,随着治疗的深入,革海清的伤情有所好转,眼睛会动了,嘴巴张开会说一些含糊的音调。伤情好转,让家人看到了康复的希望,但医药费却成了大问题,入院20多天,医药费已经达到了6万多元。能借的亲戚都借过了,还欠医院2万多元。张安梅和革氏兄弟多次去找打人者,但对方逃跑了(最后虽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判刑,但赔偿款相对于高额的治疗费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家里也拿不出钱来,出院成了唯一的选择。在住院20多天后,革海清被接回家。

  革海清受伤后,正在上初中的大儿子革辉决定辍学。他平时在家中照看父亲,帮母亲做些家务活,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一天,革辉将坐在轮椅上的父亲推到外面晒太阳,不小心轮椅被推翻了,革海清倒在了地上。当他再次被人扶起时,他四肢再也不会动了,也不会说话了。


  为了革海清,张安梅不知暗地流了多少泪。但她擦干眼泪,坚强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一晃十四年过去了。十四年里,儿子都长大了,大儿子参军,成了一名职业军人,小儿子高中毕业后参军,复员后又到南方打工。

  十多年来,她在精心照料革海清的同时,田里的农活也没落下,10亩水田,二三亩旱地,她一直都没空过。水稻—小麦(油菜),一年两季,年年如此。刚开始那几年,农忙时节,稻禾割后放在田里,60多岁的公公婆婆还下地帮助捆,几兄弟帮助挑回来。

  “近几年来,我身体不行了,患有高血压,走路都打战,干不动活了……”说到这些,革官新老泪纵横。一切都只有靠她自己,整田,让别人帮忙整,她给别人换工插秧。现在,有农机收割,没钱付收割费,她为别人插秧收了工钱后再付钱。

  张安梅照顾丈夫考虑得十分周全,夏天家里准备了两台电扇,一大一小,专门为革海清扇风,冬天又怕他受冻,她专门为他买回电暖靴,坐在轮椅上时,让他穿着暖和。

  张安梅下地干活时,她便把丈夫托给公公照看。公公住在老二家里,距离她家四五户人家。

  革海清现在躺在床上,但他身上光溜溜的,几乎没有褥疮,脸上也是白白净净,头发顺顺溜溜。她隔两个小时,便要为他翻次身,隔两天为他剃一次胡子,隔十天半月为他剪一次头发。

  “要是没有两年前的那次意外,他的身体会更好些。”说这话时,张安梅充满了自责。

  2010年阴历腊月廿十九,天气异常寒冷,张安梅在房间生起了火炉,让革海清坐在轮椅上烤火,为防止轮椅滑动,她特意在轮椅后面放了一把木椅。

  快过年了,她赶了一趟集回来,还没进家门,就听到丈夫大叫的声音,她推开房门一看,眼前的场景让她傻了眼,丈夫的脚伸到火炉上烘烤着,鞋子烘烂了,两个大脚趾都烧煳了……张安梅立即抱起丈夫,将他放在床上,叫来医生为他医治。到现在,她每天还得为他的脚伤擦药。

  事情发生后,张安梅十分自责,三天滴米未进。公公婆婆反过来宽她的心。现在讲起这件事,革官新都老泪纵横:“我们感激她都来不及,哪还能怪她?”

  将来的路怎么走?她相信苦难总会过去

  革海清为人正直和气,高中毕业后回村务农,出事前,他是生产队的队长,也是村里少有的文化明白人,他吃苦耐劳,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

  革海清成了一个植物人,躺在床上,四肢和身子都不会挪动,话也不会说了,只会像小孩一样“啊——啊”地大叫,曾经生龙活虎的一个大男人变成这副惨状,张安梅心里也十分痛苦。他只能寄希望于丈夫自行康复,寄希望于命运对丈夫特别眷顾,而她能做的,只有精心照顾了。    

  由于担心长期在床上躺着不利于革海清的恢复,张安梅每天都为革海清穿好衣服,让他坐在轮椅上,推着他在家里走动,那时正是阳春三月,出太阳时,则将他推到门前晒太阳。

  革海清大小便失禁,为防止革海清尿湿裤子,张安梅尝试过很多方法,最后在他的裤档里挂了一个塑料壶接尿。而一旦他大便后,张安梅还得将他抱起放到床上,为他更换衣服和垫子。那时,革海清有150多斤重,张安梅只有100余来斤,每换一次衣服,她不知要使出多少力,流出多少汗。

  “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守着这样一个半死的男人,家里还欠着一屁股债,何时才是出头之日?不如离开他再找一个。” 看到这情景,村里有人这样劝她。

  有好心人劝她与革海清离婚,可以再找一个上门女婿,和她一起照顾革海清,有人甚至开始到处为她物色人选。有人找到了革海清的父母,要求为张安梅介绍对象。

  面对这些,张安梅都摇了摇头。这里是她的家,这里有她的青春,有她的儿子,有她的牵挂,她不能离开,她没有选择。

  一天下午,革官新找到张安梅,郑重地说:“梅儿,如果你想再找一个人,我同意,现在这个家我还作得了主,不能让他就这样拖累了你……”

  张安梅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我离开了,他怎么办?”张安梅断断续续地说,“——我能不走呀,有我在,我们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家,他在一天,我服侍他一天,他不在了,也就算了!”

  此时,她的大儿子才15岁,小儿子13岁。  

  面对善意的“劝离”,她的回答简单朴实

  “梅儿到外面做活去了,我来喂你吃!” 

  9月23日,张安梅到村里新农村建设工地上做小工去了,照顾丈夫的责任又落到公公头上。革官新喂儿子吃饭时,他却不愿吃,革官新生气地吼了一句。

  儿子不吃饭,这让革官新十分气愤。每次他喂饭,米饭都撒得到处都是,但儿媳喂饭时,他异常配合。革官新体会到儿媳的艰辛。 

  这么多年来,革海清对张安梅的依赖十分强烈,就像婴儿对母亲的依赖。     

  革海清不会说话,但他神志还算得上清醒,他有需求时,嘴巴只会发出“啊—啊—”的叫喊声。张安梅在家里,他的喊声会明显多一些,而张安梅不在家时,他却很少叫喊。听到他的叫喊声,张安梅能准确地感知他的要求,口渴了,喂他喝点水;拉尿了,倒掉尿壶。热了,冷了,或要翻身,她都能一一感知。白天,张安梅在房前屋后忙碌,革海清听到响声,拒绝睡觉,当她下地劳作后,革海清便在家里睡觉。

  紧靠大床的小竹床,那是张安梅夜里安歇的地方。每个晚上,张安梅都要起来四五次,为革海清翻身,喂他喝水。农忙时节,张安梅还要忙到夜里十一二点,掰棉花,摘花生,有时刚躺下睡着,就被革海清的喊叫声吵醒了。

  “这么多年,她哪里睡过安稳觉!”革官新感叹地说,她明显比同龄人苍老许多。

  现在,家里还欠着五六万元的外债,两个儿子都还未成家,想到这些,张安梅也有点着急。现在搞新农村建设,迁村腾地,每户搬新家要出7万元,她家交了首期4万元房款,其中2万元是借来的,余下的3万元还不知到哪里去筹。

  年届天命的,张安梅显得有点瘦削、苍老,记忆力也似乎显得有点差,很多事情,她都记不得准确的时间了,包括他们的结婚时间。

  “他是我的老公,我不能甩了他。”张安梅说得很坚决。

  张安梅说,她与革海清是自由恋爱,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在一个村办砖瓦厂里打工时认识的。说起这些,正在掰棉花的张安梅嘴角掠过一丝笑容。

  “日子还得慢慢地往前过。再苦再难,总会有过去的时候。”张安梅淡淡说,她只想把田种好,慢慢地把债全还了。

(摘自《荆门晚报》2012年10月9日A7版)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