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群众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荆艺荟萃 > 群众文化

剪刀下的艺术人生

时间:2009-12-01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一把剪刀,一张纸片,咔嚓几下,就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剪纸作品。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相信身怀绝技的剪纸艺人就生活在身边。

    这位剪纸艺人名叫徐桂英,京山县新市镇人,今年70岁。她从10多岁时开始学习剪纸,至今已有50余年,经她的手剪出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神话人物等作品,栩栩如生、令人称叹。她的作品多次在县内外参赛并获奖,有的作品还飘洋过海,被外国友人予以收藏。

    11月15日,记者有幸到徐桂英家里,对这位剪纸艺人进行了采访。

    在老人家中的客厅里,记者见到了一组精美的剪纸作品。两个用巨大镜框装裱起来的剪纸作品挂在洁白的墙上,十分显目。这些作品有《吉庆有余》、《祖国万岁》、《十二生肖》、《富贵牡丹》、《鸳鸯戏水》、《新年好》、《福盈门》等等,作品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丰满生动,看后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作品的主人徐桂英介绍,她于1939年出生于江苏扬州,而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唐宋时期就有“剪纸报春”的习俗。徐桂英从小受母亲剪纸文化的熏陶影响,耳濡目染后就喜欢上了这门民间艺术,十多岁时已能很轻松地剪出一些花草树木和动物图案来。

    1959年,结婚后的徐桂英随当兵的爱人刘广兰到了北京,在一家军人服务社上班。1964年,刘广兰响应军队干部支援地方商业发展的号召,从部队转业后被派到京山县百货公司任职,徐桂英便随夫来到京山,从此两口子在京山安家落户、生儿育女,成了名符其实的京山人。

    在京山,徐桂英先后就职于城关供销社、新市财办、县供销社生活资料公司等单位,生活之余,她喜欢拿出剪刀咔嚓几下,捣腾出几幅作品。每逢节假日,县里或单位举行文艺活动时,她就会剪出几件作品,以此增添喜庆气氛;如果遇上县里组织大型文艺作品比赛,她更是踊跃参与,她的剪纸作品几乎都能获奖,有时奖品是一支钢毛,有时是一个洗脸盆,可尽管如此,徐桂英却乐此不疲。渐渐地,徐桂英的剪纸在京山就有了名气,县文化馆每次举办文化艺术活动时,总少不了请她去剪上几剪。

    徐桂英的剪纸作品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在她的剪纸作品中,往往流露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喜气洋洋的太平盛世景象。鸡狗猪牛羊等十二生肖,金鱼、蝴蝶、喜鹊、凤凰、仙鹤、巨龙等吉祥动物,麦芒、稻穗、牡丹、鲜花等植物,都是她剪纸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她能够信心拈来。“只有平时多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揣摩它们的内在联系,剪出来的作品才能够浑然一体、生动逼真。”徐桂英对她多年来的剪纸心得这样概括。

    2008年10月,适逢我国举行北京奥运盛会。作为京山县老年书画协会会员的徐桂英老人,把自己关在家里,几天不出门,她在一门心思地琢磨,如何通过剪纸作品表达一下普通民众关注奥运、参与奥运的喜悦心情?最后,她剪出了一组运动员造型的作品,有击剑、游泳、举重、掷铁饼、投标枪等,作品小巧精致、十分可爱,在京山县迎奥运书画展示活动上一经亮相,就获得好评,并被湖北日报、京山电视台予以报道。

    在徐桂英老人的房间里,摆放着剪刀、雕刀、雕板等剪纸工具,有些工具还是她特地从北京买回来的。闲暇时间,她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呆在房子里剪纸,有时连饭也忘了吃。好心的老伴担心她身体受不了,总是善意地提醒她:“剪那些不值钱的东西干什么哟,又不能当饭吃!”可是徐桂英却如痴如醉、情有独钟。当她看到自己的一幅幅作品问世,获得别人的认可时,她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从扬州到北京,从北京到京山,50年来,徐桂英断断续续剪出了许多作品,获过奖的作品也无从统计,一些作品甚至走出国门,飞到海外。徐桂英的大儿子从事外贸工作,经常在国内外飞来飞去。一次,他把母亲的剪纸作品带到马来西亚、阿联酋等国家,外国友人如获至宝、精心收藏,对中国剪纸艺术表现出无比的景仰。

    “现在,我的女儿在我的影响下也学会了剪纸,每次回到家里,她就会拿起剪刀和我一起剪来剪去!”徐桂英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在华中科技大学任职,剪纸作品带到校园后,大学生们争着抢着看,还嚷着要拜师学艺。说这话时,徐桂英老人一脸的喜悦,她觉得,剪纸艺术这块中华民族艺术瑰宝不能丢,如今有这么多人热爱,而且愿意去学,这是她最开心、最幸福的事!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