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群众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荆艺荟萃 > 群众文化

陈集村的唢呐声

时间:2012-12-05 00:00     来源:     作者:刘伟峙    点击:

      京山县孙桥镇,不仅是闻名于世的“桥米之乡”,也是历史悠久的“唢呐之乡”。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唢呐,几乎已随着那亦或喜庆、亦或苍凉的乐声,融入到孙桥镇人世世代代的骨血里。

  陈集村是镇上唢呐艺人较为集中的村子,除了务农,村里有近百人常年在各处以表演唢呐为业。11月底,记者乡村文化观察一行寻访到这里。


  唢呐与民俗

  初冬的上午,乡间的小路上还笼罩着层层薄雾。在孙桥镇文化站站长李文华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陈集村。

  “你们来的正巧,附近有人办喜事,正好可以感受一下孙桥唢呐的韵味。”李文华介绍说,唢呐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早在明朝,吹奏唢呐就在孙桥一带普遍流行。后来,唢呐特有的曲调,逐渐融入到孙桥人的婚嫁丧葬中,成为仪式中的一部分。

  这天“接媳妇”的人家姓陈,来到他家,远远地就已经听到唢呐奏出的喜乐。“这首曲子吹的是《节节高》,寓意着生活幸福,一天比一天好。”旁边一位前去“赶人情”的老者笑着对记者说,按照当地的婚俗,婚礼上既要搭棚子吃流水席,又要请剧团和艺人来助兴。而这其中,吹唢呐的艺人必不可少。 

  陈家请的唢呐艺人有5位,为首的一位名叫汪开宏,年近六旬,是陈集村唢呐艺人中的佼佼者,还曾经是孙桥民间艺术协会的首任会长。在当地有一种说法,请优秀的唢呐艺人来,不仅能欣赏到精湛的唢呐曲调,也会让办事的主人觉得很有面子。

  在整个婚礼仪式中,唢呐艺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迎亲的时候,要吹《大开门》、《小开门》、《节节高》等欢快、喜悦的曲调,中午请客人入席,则变换成热闹、红火的调子。客人入席后,上第一道菜、第六道菜和第十道菜时,又要吹奏出欢快的曲调。晚上表演节目时,总少不了一段唢呐的演奏。

  办喜事有唢呐助兴,办丧事同样也少不了唢呐寄托哀思。李文华告诉记者,孙桥唢呐有极强的听觉冲击力,吹生激越高亢,吹死如哭如泣,具有当地人情感宣泄、精神栖息的特征。


  喜好与职业

  陈集村如今有近百位唢呐艺人活跃在乡间。家住该村4组的61岁老人陈德银,是其中资历较深的一位。吹唢呐这项喜好,伴随老人已经有40多个年头。虽然没有加入乐团,可老人时常被人请去表演。“不仅自己过了瘾,还有不错的收入。”老人笑着说,前两天他刚被邀请到相邻的钟祥农村为一位老人祝寿。“工钱每天100元,还管吃管喝,发红包。”

  “唢呐乐器简易,学习不分年龄,而且与嗓音、相貌无关。” 谈到自己学习唢呐的经历,陈德银介绍说,在他年轻的时候,农村里主要文化活动都集中在逢年过节,当时唢呐就很受大家的欢迎。其中有一位唢呐艺人,吹得一手好曲调。那充满喜悦、高亢激昂的调子,一下子就吸引住他,让他毅然决定拜师学艺。

  而村里更多大批艺人的兴起,则是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孙桥镇政府鼓励当地民间艺人重振孙桥民间文化。1986年,在孙桥镇政府的组织下,成立了孙桥民间艺术协会。汪开宏出任会长。汪开宏师从老艺人学习过,后又通过自身的勤奋和不断改进,而学有所成。为了能完善孙桥民间唢呐艺人的演奏技巧,那两年,汪开宏免费开班授课,培训唢呐艺人200多人。

  也就在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农村文化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唢呐艺人,将吹唢呐这项爱好转变为干完农活后的副业。参加演出或者参加剧团,一些民间文化艺术剧团也开始发展壮大。

  “在当时的村里、镇上几乎形成了一股爱吹唢呐的文艺风。”汪开宏回忆说,那时不管你走到乡村的哪个角落,都能听到断断续续的唢呐声。

  吹唢呐上手不难,学好可不容易。陈集村的唢呐艺人似乎与唢呐有着某种缘分。这其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唢呐艺人。1992年,县文化局组织各镇到京山城区举行团拜活动。孙桥镇拜年的表演节目是《九龙九船闹京山》。唢呐艺人最先开路走在队伍前面,九条金灿灿的巨龙在空中飞舞,九只炫彩夺目的采莲船摇晃着从路边观众的身边划过。近300名民间艺人参与了那次活动,孙桥在那次活动中的精彩表演技惊四座,风头独一无二。随后几年,陈集村的唢呐艺人,又代表京山,参加市里、省里的活动,多次获得了荣誉。


  传承与未来

  拥有“唢呐之乡”美誉的孙桥,不久前又一次因为唢呐而荣耀,被评为“2011—2013年度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这几年,为了传承和发展唢呐这一民间艺术,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做了很多工作。“以前缺乏科学的记谱方法,仅靠老艺人口传手授。这些年,我们对孙桥唢呐的曲谱进行了整理,不少遗忘失传的传统曲目又被重新记录下来。”李文华介绍说,如今,经过文化工作者们的精心培育,唢呐吹奏与舞蹈艺术相结合、与表演相结合,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不过,李文华也有自己的担忧。随着文化市场的不断变化发展,不少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艺术都被迫纷纷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人们遥远的记忆。而且,现在村里外出务工的青年人多了,留守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传承的中坚力量断了代,这些都是要面对的问题。

  而汪开宏对此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以前只想着把民间艺术表演好,没有想到艺术也需要丰富和创新。为民间剧团加入更多的流行因素,更注重在原有的表演形式上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跟上市场变化,长久地生存下去。”

  陈德银是陈集村的老唢呐艺人。

(摘自《荆门日报》2012年12月2日1版)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