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 2005.11.15 NO:B1版
10月27日,在钟祥市采访时,一组数字引人关注:截至9月底,该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3150人,就业3010人,就业率98‰这意味着这里的农民工经过培训之后,绝大部分能顺利实现就业。
该市怎样搭起毕业与就业之间的桥梁呢?
25岁的张涛是长滩镇同心村的一名普通青年。见到他时,他正在仔细地焊接一张收音机的电路板。两个月的培训,使原本对电路知识一无所知的小张已经能够熟练地识别电子元件,读懂电路板上的符号,并能麻利地进行电子元件焊接。
张涛表示,绝不会浪费在这里的每一分钟时间。负责联系他就业的老师杨廷大透露:“小张是惠州永昶集团委托该校培训的电子工,只要能基本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培训结束就可以到公司上班,月薪超过1000元。”
与张涛同班的另外63名农民工,在培训之前,去向都大体有了着落,除了“永昶”外,还有深圳的正今电子公司和光彩物业等。
这些岗位,都是杨廷大联系来的。他每年要往深圳、东莞、苏州等沿海地区跑数十次。主要任务是寻找新的就业岗位,考察招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毕业学员进行跟踪服务。
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该市培训基地与80多家企业形成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企业需要什么工种,学校就培训什么工种。抓住“就业”这个关键环节组织“阳光工程”培训,使该市农民工毕业便能就业。
今年,该市顺利实现就业的3000名农民工,都是由市农广校、市职业高中、市技校、民办电脑学校四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按需求信息组织培训并负责就业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