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 2007.12.14 NO:1版
初冬时节,荆门市东宝区到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东宝区以“三级联创”总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局,以争创“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区”为目标,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实施以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主要内容的“东宝先锋工程”,先后有52个基层党组织被市委、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9个乡镇、街道党(工)委全部达到“五好”标准;166个村(社区)党组织达到“五好”标准,占总数的82%。
抓不好党建是失职
东宝区委主要领导有一句口头禅:“不抓党建是不称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自觉把党建工作摆上日程,拿在手上,抓在实处。每年安排两次常委会专题研究农村党建工作,制定了《中共东宝区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区、乡镇、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成员协助抓。
推行区级领导“三联三包”工作机制,24名班子成员分别联系7个乡镇、2个街道、35个村(社区)、23个学校
和15个企业,加强对“三级联创”工作的领导与示范。
同时,区委把“三级联创”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任期目标和年度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区委明文规定,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3年左右要有50%以上达到“五好”标准;非公企业党组织3年左右要有40%以上达到“五’好”标准。
活动在创新中发展
区委不断赋予“三级联创”活动新的内容和形式,使活动在创新中发展。
组织建设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等党建模式,先后调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等10个
党组织,网络党员172人,扩大了党组织在农村基层的覆盖面。
采取独立、统建、联合等形式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62个,其中党委3个,总支6个,支部47个,联合支部6个,实现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的目标。
班子建设推行“公推直选”和“三票制”选举产生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推行“两推一选”村党支部成员,试行“一票制”选举村委
会成员和“公推直选”村党组织成员,推行村“两委”主职干部“一肩挑”和成员交叉任职。
目前,已有96个村实行“一票制”选举村委会班子,152个村“公推直选”村党组织成员,132个村“两委”主职实行一肩挑。
党员队伍建设按照“一线、一流、青年”的要求,着重从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乡土拔尖人才、“双建双带”标兵、农村流通能人、养殖大户中发展党员。
两年来,全区共发展党员556人,其中女党员179人,35岁以下党员379人,大专学历288人。
对流动党员实行积分制管理。给每名流动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和《积分卡》、《联络服务卡》,使长期与组织失去联系的411名党员解决了“安家”问题。
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按照“科学合理、全面推广、因事设岗”的原则,以村党组织为单位,统一分类设置4大类10种岗位,每半年对无职党员履岗情况进行公示,年底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领岗”党员进行评议考核。全区有3000多名农村无职党员通过设岗定贵。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经济社会发展注活力
“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2007年,全区预计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区级一般预算收入将突破亿元,达到1.007亿元;外贸出口额和利用外资额分别为600万美元和1200万美元,同比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亿元,同比增长14.27%;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同比增加412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万元,同比增加1108元;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3亿元,同比增长4.33%。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行列。
教育优先发展,3年消除D级危房1.7万平方米,建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校校通”,贫困学生实现应助尽助。
全区新建通村公路39条105公里;通组公路完成路基1099公里,完成路面500公里,其中20个试点村中18个自然村户户通水泥(油)路;开通农村客运线路34条,通达110个村。
全面实施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近1.6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20个试点村中11个自然村户户通自来水。大力实施“一建三改”工程,全区共新建沼气池2150口,带动农户改厕1503户,改圈180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20户,硬化农场地525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