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好戏连台(7)

时间:2008-05-19 00:00     来源:     作者:张德宏    点击:

映日荷花别样新 刘开芳 近悉,荆门市荆州花鼓戏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戏《荷花洲头》获文化部颁发的新剧目奖。 艺术是时代的眼睛,既是时代生活的反映,又是超越时代的形象体现,作者围绕长湖百宝(莲、藕、鱼)如何进入市场竞争,以风水宝地荷花洲(水陆交通便利)建冷库为契机,铺排人物,设置故事,敷演了一曲歌颂改革与市场经济的新乐章。这一乐章有时代的鼓点,有改革的神韵,翻卷着市场竞争的浪花。 《荷》剧演出的舞台样式,高雅、清新、活泼,令人耳目一新,主演曾菊,饰演何花,演、做、念、舞俱佳。“长湖荡船”,以绸为桨,或荡或摇,或挥或舞,似船之行进,似桨之击浪,似波之翻滚,似浪之轻卷,遂人物之情感,扣剧情之所需,有写实有写意,寄寓意导联想。演员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将传统的“倒扑虎”、“窜翻身”等表演程式新用,运用自如,恰到好处,使表演陡增亮色。配合荷花的绸舞,易爹这一角色也根据表演的需要,灵活运用了“翻铁门坎”、“滚坛子”等传统表演程式。翁媳的默契,使这一摇船荡舟的表演别具情趣与风味,给观众以审美愉悦,被行家赞为满台是船,满台是桨,满台是波,满台是浪,满台是戏。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另有一场“长湖夜诉”,主人公何花在遭到婚变的巨大打击后,向长湖倾诉自己的不幸,为了把人物心态外化,将感情物化地表现出来,演员除了大段独唱外,表演上不露痕迹地使用了“抢背”、“翻扑”、“甩发”、“蹉步”、“乌龙绞柱”等戏曲表演程式,有些身段还借鉴了梅兰芳先生的身段表演技巧。这些大起大落、带技巧性的表演,进一步展现了何花有爱有恨,朴实现代,有股韧劲的性格,也为现代戏如何灵活运用传统程式提供了借鉴与范例。 《荷》剧的舞台设置,简洁明快,透明度强。长湖者,一望无边,一览无余也,设计者抓住这一特点,巧做文章,大写意的垂柳与小写意的荷花相映成趣,既点染了环境,说明了剧情,烘托了人物,又为表演留下了充分施展的场地。灯光运用,也颇具新意,特别是在“长湖夜诉”中描写人物的心态外化上,辅助表演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服饰的新、奇、美,既是今天时代的产物,也是诗情画意剧情的需要,也更是该剧的高雅、清新、活泼总体风格的需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荷》剧的唱腔设计,唱腔除很好地保留了荆州花鼓戏的唱腔风格外,唱腔一个首要的创新是解决了男女同腔同调不能很好地体现人物性格的矛盾。荆州花鼓戏的唱腔基调是男女同腔同调,但男声与女声音调自身的差别,在以往戏曲唱腔中均是以女声靠男声,在《荷》剧中,设计者为了突出女主人公的音乐形象,大胆地将女声唱腔升为降B调,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大胆的尝试,称得上荆州花鼓戏唱腔设计史上的一次革新。 别有韵味的《荷花洲头》 汪丽亚 莺飞草长的阳春三月,我省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小花——荆门市花鼓戏剧团创作排演的《荷花洲头》,喜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 一年一度的“文华奖”评比,历来角逐激烈。今年全国有70 多个剧目参与戏剧类竞争。《荷花洲头》在该届15个获文华新剧目奖的作品中,以得票较多名列第四。而且,《荷花洲头》并未能按惯例进京演出,仅以录象带的一面之缘,使评委们一见钟情。有的评委称赞说,这戏有味,艺术上独树一帜。 历经3年创作之艰辛的《荷花洲头》味在何处?应该说,这是一出有思想份量的现代题材的喜剧。剧中人物高度精炼(只有五个),人物之间的感情波澜却一波连一波。女主人公何花是某渔业公司的总经理,事业正蒸蒸日上,不料一向俯首贴耳的丈夫竟与昔日情人出走,她的灵魂刮起了一场大风暴;何花的公公与母亲为箍住这对年轻夫妇煞费心机,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离婚归家的桂香根本就没想到自己会插足于何花夫妻之中,但事与愿违。戏从一个家庭的分化,两代人的思想距离,生动地表现了今天社会中人的变化、情感的变化。剧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合理的,却成为家庭不和谐的动因,并由此激化了家庭矛盾。谁是谁非,难以说清,该戏采用喜剧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把江汉平原诙谐幽默的地方语言和人物的个性语言融为一体,戏好看也耐看。近年来,为使戏曲在发展的文化市场中占一席之地,专家们一再呼唤雅俗共赏的现代喜剧,这一领域过去少人涉足,如今成功的作品也屈指可数。《荷花洲头》应运而生,怎不令人喜出望外,惊喜万分! 别有韵味的《荷花洲头》让人回味而感慨的,还有该戏的创作组织和方法。 小说家参与舞台剧创作,并取得成功,楚良在我省可谓头一份。他说写这个戏的工夫可以写两个长篇小说,好多个中篇小说。该剧大易17稿,直到录像前的一个星期,剧本仍在修改调整。舞台剧受时空的严格限制,创作难度甚于小说和其它文艺创作。楚良的成功,说明小说作者参与舞台剧创作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小说作者在剧作者的帮助下能够写出舞台剧剧本。关键在于,小说作者敢不敢啃舞台剧这块“腊骨头”,对舞台剧创作有没有兴趣。为推动我省舞台艺术的发展,应欢迎更多的小说家参与舞台剧创作。 主创人员多聘外地专家是《荷花洲头》创作组织工作的一大特点。《荷花洲头》的导演刘明保、音乐设计黄宏志,舞美设计王兆星、灯光设计陈奉三,都是我省一流的艺术专家,但都不是荆门市的专家。荆门请来了专家,也由此带出了一支表演队伍。平均年龄仅二十五岁的荆门市花鼓剧团,多是近几年才从艺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导演刘明保等边排戏边严格训练演员,使这帮娃娃演员在艺术上迅速成长。《荷花洲头》的成功说明,只要决心大,方法得当,小剧团年轻剧团也能出好戏,也能获国家级的奖。 《闹龙舟》的审美特征 邹 灏 由我市艺术剧团主演的大型现代花鼓戏《闹龙舟》以其独特的闹剧风格和艺术魅力深受广大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该剧以龙舟大赛为主线,通过对普通村民邹耀七等群体形象的刻画,反映了当代农村新一代农民的精神追求,表达了深刻的历史意蕴和人生况味,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时代感。 和很多地方戏一样,花鼓戏是从湖北乡间农民的歌舞说唱发展而来的,它适合于反映世俗的生活内容和日常的喜怒哀乐,擅长表现农家生活的家长里短,儿女私情。用花鼓戏的形式演《闹龙舟》不仅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该剧清新、秀美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也使原作的精神得到了更好的表现,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闹龙舟》以鲜活的语言成功塑造了邹耀七这个当代农民的艺术形象。作为德阳村第八村民小组的普通村民,邹耀七地位卑微,在他的身上,既有农民淳朴敦实的本性,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多难以割舍的小农积习。他既爱腊秀,又经不住貂婵酒色诱惑,产生了“黄色念头”,引发了“作风问题”,导致了“合同事件”;他既懂得党的一些基本政策,时时以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干部本来就是人民的老黄牛”的宗旨,但又水平有限,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和赞颂,被弄得晕晕乎乎,闹出很多笑话;他小事常常受“欺负”,桡手们要他带东西,有意把他当“牛”用,他一揽子接受;但大事面前不含糊,当女儿女婿要他开后门进龙舟队时,他以“当官就要搞廉政,不歪一根纱”的话坚决拒绝了女婿的要求。正是他身上体现出的这种二重性,使他成为一个喜剧色彩很浓的人物,纯朴、厚道、可爱、可笑为邹耀七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导在龙舟大赛前夕这个特定情境中,以地位卑微的邹耀七当了主任、做了“官”为契机,通过“作风问题”、“合同事件”等一系列的事件的渲染,采用误会和巧合的创作方法,着力刻画和塑造了邹耀七这个喜剧人物的喜剧形象。 《闹》剧不仅成功塑造了邹耀七这个人物的艺术形象,也比较成功地体现了现代戏曲的美学特征,打破了话剧加唱的模式,体现出表演形式上的统一性和美感效果上的流动性。戏剧作为异于话剧的艺术形式,要求的是再现与表现的和谐统一及叙事与抒情、写实和写意的统一,它不可能像话剧那样去模拟客观生活,而是调动各种艺术技巧,去美化生活和情化生活。《闹》剧中,导演在对人物关系和性格及人物的精神世界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安排了一系列具有戏剧美学特质的歌舞化动作来揭示人物微妙的内心情感,通过念、唱、做等戏剧表现手法烘托人物的喜剧色彩。第一场中邹耀七的“同手同脚”,表现出当时初临大赛、心中无底的紧张心理;第三场的“按手印”,表现出邹耀七既想挣点钱解决龙舟队的队服和补贴,又怕犯错误的矛盾心态,第四场的吹鼓乐的运用造成视觉和听觉的强烈反差;而全剧伞舞的应用更是独到,各种造型不仅能够起到状物(龙舟)的作用,同时又能烘托气氛,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此外,剧中的念白还大量采用 “比”、“赋”、“兴”的文学创作手法,把心与物、形与神、情与理辩证地统一起来,形成了《闹》剧融再现与表现于一体,集叙事与抒 情于一身的美学特征。 戏曲是面向公众的艺术,它总是把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作为自己的思想内涵,这就决定了这种艺术和民族生活、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正如歌德所言:“一个伟大的戏剧体诗人如果同时具有创造才能和内在的强烈而高尚的思想情感,并把它渗透到他的全部作品里,就可以使他的剧本中所表现的灵魂变成民族的灵魂。”戏曲《闹龙舟》所以获得观众认可,不仅因为它内容健康、人物可爱、情节好笑,能让人开心、松心,我想,更是因为它将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当作了自己的思想内涵,使“剧本所表现的灵魂”变成了我们“民族的灵魂”,最后一场“团结起来”即为明证。 情感的扩散 ——《闹龙舟》喜剧风格浅析 刘 祯 听到《闹龙舟》(盛和煜编剧)的剧名,想到它以花鼓戏立于舞台,必定好看与热闹,果然,这一出地方特色浓郁,具有喜剧风格的现代戏,题材与形式表现相得益彰。 戏围绕德阳村闹龙舟而展开。闹龙舟是一项传统体育比赛项目,但当德阳村第八村民小组与国际比赛相联系时,其意义就不同了。它是改革开放的投射,同时也是本剧喜剧风格构设的基础。德阳村之“微”与国际活动之“宏”,农村旧有的封闭与新事物新名词的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主人公邹耀七是德阳村的头桡兼教练,厚道、老实,但在因龙舟比赛而获得的荣誉面前却失去平衡,引发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笑声;当上政协委员后对“提案”的理解;让铁路拐一个弯经过德阳村的建议;在腊秀面前“我是干部”的做法;在众人“邹委员”称谓面前的趾高气扬;以及小卖店里的“作风问题”等,都在把邹耀七这一喜剧人物剥落,呈现给观众的同时,把该喜剧风格层层推进。 未来的一场国际比赛将人们身上非常现实的喜剧因素抽离,以变形、夸张的形式加以表现。民办教师对加入龙舟队的执着,众村民对“邹委员”的指望,邹耀七需村委会传呼的名片,都基于一种现实可能的追求,造成一种带有浪漫,诙谐的喜剧效果。村长的正经、村委会的严肃、重奖的隆重和奖金包装的庄重与奖金的14元9角1分,形成的戏剧性并对观众的情感撞击非常强烈,而一些人对那一点点奖金的觊觎,蚕食又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升起一缕苦涩来。 剧中,多次出现牛叫声,这一细节的不同情况的反复出现,不仅对剧情的发展、人物性格刻画很有必要,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全剧喜剧性。第二场邹耀七拥抱腊秀时的牛叫,即牛的“关键时的打岔”,表现了邹耀七思想的传统和内心的羞涩,而“牛不打岔人打岔”的沮丧和牢骚带给观众的则是喜剧性。第五场邹耀七向腊秀讲清楚“作风问题”,本来是迫不得已,又不得不说,此时叫着的牛仿佛成了他的同伙,为他解围,让他暗喜,但他却又装势怪牛,同样有喜剧性。牛叫这一细节的设置,很细腻、很真实,具有喜剧性。 与喜剧风格密不可分的是该剧的地域特色。闹龙舟也好,花鼓戏也好,都具有楚文化的内涵。闹龙舟不仅是一种群众参与的体育比赛,还是一种民俗文化。而这种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可以追溯到三闾大夫屈原。作者对楚文化的情结挥之不去,尽管《闹龙舟》的风格与《山鬼》已相去远矣,但感情却在扩散,作者对传统积淀下楚文化区域的现代观照,给人以乐观,进取的信念。闹龙舟的劲头,何尝不是当地人们在新时代的精神风貌的象征与写照。 这是一出喜剧,具有浪漫色彩。它所着眼、强调的不是戏剧的冲突,而是文化场中的一种氛围和精神。它是一出现代戏,但从思想内容到风格特色都让人感到它与历史、与楚文化的联系与承传。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