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三里街

时间:2012-09-04 00:00     来源:     作者:杨秀清    点击:

      橙色的光从旧阁里透进来,照见雕花木床,照见白底蓝花的细瓷碗,照见洗脸架上一块鹅蛋形的香皂,照见一位长辫子少女的碎花衣。光还会从肩并着肩、手牵着手的两排青砖石壁的房子上照下来,一直照见那细密的长条青石。光落在青石板上,就叫醒了所有人的耳朵。松软的脚步声,不是雨巷里江南的过客,是中原一座小城最初的繁华之声。店铺拼接的门板一一掀开,一条光滑的扁担在发出吱吱呀呀的节奏,一只背上挂着布袋的毛驴站在青石板上,望着路边冒着热气的油锅,发出一声高亢的叫喊。剃头师傅的一把铁制壶,水声荡漾;绸缎布匹的五颜六色、酒缸里老酒的醇香、红色拨浪鼓的摇头晃脑……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整条街丰富起来。

  这是荆门最古老的街道——三里街。当我第一次走近它的时候,这条街已更名为民主街。我时常行走在这条街上,叩响青石板,感受老街气息。

  街边,有几处水果摊。红红黄黄的水果一个个被洗得鲜亮。水果的香味很容易被李玲玉甜美的歌声淹没。入巷口,是一家卖磁带的商铺。铺子里摆满了花花绿绿的方形磁带,一辆双喇叭的收录机,不断传出流行的声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民主街,已成为非常民众化的小商品街。很多店铺悬挂着式样颜色夸张的衣服和高跟皮鞋,吸引着描眉涂唇的女孩。也有十分廉价的T恤和宽松的婆婆衫,四五元一件,成堆成堆地摆着。指甲刀、绣花针、打火机、松紧带、黑色扭扣……这些当年货郎们走乡串户叫卖的商品,在这里极易寻到。玻璃质地的风铃在店门口发出当当的响声,彩色绢花艳丽地插在花瓶里,木质相框,透明茶杯……越来越多的工艺品在这里上演。在街的南端,有竹皮河穿过的石桥,桥上有戴眼镜的算命先生,脖子上挂着装签的铁皮盒,坐在小凳上。永远看不清他们的表情,他们静静地坐着,与不远处向东桥上的算命先生构成荆门城独特的风景。

  也有照相馆。我曾经走进一家拍过一套艺术照,相片中的人如梦似幻,似真似假,也许只是为了满足一份虚荣心。找出那时的相片,忍不住怀念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时光。那时多年轻!住在民主街口的表哥和表嫂正在谈恋爱。餐桌上,长头发白皮肤的表嫂低头含羞,表哥不停地往表嫂碗里夹菜。多年过去,结婚生子却失业的表嫂在灰旧的房子里,叹气、徘徊。表嫂看到曾经繁华的民主街因为这座城市的高楼林立,慢慢老去。

夜晚,小方桌、小木凳、水饺、包面、炒田螺……一个个夜宵摊活跃在民主街口。表嫂似乎找到了人生的出口。她从幽暗的屋子里走出来,剪去长发,穿上明黄色罩衣,挽起衣袖,利落地招呼着前来消夜的客人。生活,总要继续。

  如今,商铺里的方形磁带换成碟片,对面,有一家牙医诊所,穿白大褂的医生正在严肃地清洗工具。旧房一栋栋拆去,红砖石瓦碎了一地。如今,一栋与时代吻合的新楼——“老街坊”商业住宅区出现在众人眼前。那些真正的老街坊,也许快要成为记忆了吧。忽然间,想起一首歌:那被你遗忘的旋律是我宿命的追寻,公园就要拆去,别拆去记忆,何不用歌声摘下你的日记,如果不爱歌唱也没有关系,就让第一道阳光把你的耳朵叫醒。

  是啊,再怎么拆来拆去,只要有青石板把我们的耳朵叫醒,就可以聆听到一段城市记忆。(通联:市文学艺术研究所)

(摘自《都市假日》2012年9月2日22版)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