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我家的灶与火

时间:2012-10-09 00:00     来源:     作者:田玉平    点击:

人到中年,总喜欢回忆过去的日子。沉浸在静如落叶、美似晚霞的内心世界里,细细品味大脑中积淀的生活片段,那一条条或美丽或悲观的风景线清晰可见,所有的喜怒哀乐,都闪烁着生命的色彩。那些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灶具与火焰的发展变化,打上了历史发展的烙印,是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恩惠的一个缩影。生活在农村的我,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自然与天天做饭的灶、火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全家大小六口人挤在一间用土坯垒起来的茅草房子里。住人、做饭都在其中。那时的灶,是用土坯、砖头垒起来的土灶,上有一大一小两口铁锅。灶足足占去近两平方米的室内空间。室内是柴火的灶口和鼓风的木制风箱,高高的烟囱垒在后檐墙的外面,烧火用的是从地里捡来的蔬菜根及秸秆,还有从山里捡来的柴火。每到做饭,室内烟熏火燎,遇到刮倒风,烟尘满屋,呛鼻刺眼,整个屋子尤如熏獾一般。那大而粗的土灶、风箱和冒着的浓烟、烧焦头发的火焰,不知让我流下了多少心酸的泪水。

  在我默默承受、诅咒与祈祷中,我们终于有机会在亲戚的帮助下,在荆门租了一间房子,搬进了城里的楼房。总算有了一套20多平方米的卧室、厕所、灶房隔开的住房。厨房里的灶,是用砖头、水泥砌成的比较精致小巧的炉子。铁锅变小了,铝锅用上了。那灶烧的是煤,除了买些煤外,自己还得去捡煤。在公路旁拾运煤车散落的煤渣,便成为我和弟弟妹妹们放学后的主要任务。每晚捡煤、端煤渣全落在了我的肩上,心里总有说不出的烦恼和苦水。仰天长叹,哪天才能不用捡煤、端煤渣了!

  光阴如梭 ,星转斗移。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终于结婚了。两人之间也得脚踏实地的过日子,自然也少不了开火做饭。我们去集贸市场买回了小巧、移动方便的蜂窝煤炉子。烧火做饭省时省力,干净又方便。不尽如意的是买蜂窝煤,凭票定量供应。我得拉着架子车,抽空去排队。煤拉回家还得一块块往楼上搬,常累的人上气不接下气。再后来,烧水做饭的燃料,告别了蜂窝煤,用上了液化气。灶也由蜂窝煤炉子变成了手点火式单头煤气灶。做饭时,只需打开气闸开关,点燃的火柴棒朝灶头一挨就可以了。那吱吱作响的蓝色火焰,火力强、洁净,是煤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时隔两年,那只用生铁铸造的手点火式单头煤气灶,又被不锈钢台面,电子打火的双头煤气灶所代替了。打开气罐,轻轻一拧,火着锅热,水开饭熟,日子轻松惬意。

  今天的厨房,宽敞而明亮。天然气管道安装其中,一节软管便接上了触摸式、不沾油、电子点火的双头天然气灶。我再不会为换气扛罐、熏黑的灶具而心烦苦恼了,燃烧更完全的蓝蓝的火焰,热量更强劲,使用更方便,这快捷加环保的天然气和现代化的灶具,使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充满了温馨和快乐。这难道不是一段春天里的故事吗?

(摘自《荆门晚报》2012年10月6日5版)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