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端午的河塘

时间:2012-06-26 00:00     来源:     作者:宋尚明    点击:

      不知是雨声唤醒了记忆,还是千百年来这个日子,早已刻上磨灭不去的文化痕迹,每当端午来临,早上起来,按照往年的惯例,赶着去早市买几把新鲜的苇叶,找到几个卖苇叶的小摊,在其中一个面前蹲下,翻来覆去地挑选一会儿。一场夜雨之后,青绿的叶子上沾满了水气,使它显得更加油光鉴目,青葱可爱了。

  看见苇叶,就让人想起端午,想起端午,曾经山村苇塘边上长大,从记事起就知道,苇叶是包粽子的上好材料。幼年生活的村庄边上,湾湾岸岸,河流环绕,经年累月生长着茂盛的芦苇,潜伏着看不见的芦根,生长着红莲与白莲。春天来临,小荷初露,新苇生发,水面上荷叶袅袅婷婷,临岸芦苇芊芊而生,繁盛的芦苇与红莲、白莲衔接在一起,可谓满塘春色。秋天芦苇逐渐老去、苍黄,它把自己的暮年交给枝头纷披的芦花,秋风秋凉纷纷扬起飘逸的秋荻,遮天蔽日,积絮如雪,布满整个村庄的角落,时有“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的自然景致。

  端午时节,苇丛此时枝干紧实茁壮,叶子柔韧宽厚,自然成为人们包粽子的首选材料。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上山采艾蒿,下河打苇叶。苇叶打下来,用河水洗净,再放锅里煮上几分钟,捞出来就可以包粽子了,煮过的苇叶绵软柔韧,耐得折叠,包粽子时才不会被轻易折破。一切材料备好,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包粽子,从黄昏一直包到深夜。也有不用苇叶的,用粽叶、竹叶包。想来,竹筒饭名扬四海,以竹叶缚粽,也一定会毫不逊色。粽子好吃不在米上,而在于包粽子的叶子。无论用什么叶包粽子,都要经过一番高温蒸煮的相互渗透,原初的叶子清气已不再,米亦不再是原初的味道,它已成为粮食与植物的完美结合,是味素与叶绿素的高度提炼,只让人感觉到“清气怡人”。母亲包的粽子以三角形居多,而且苇叶包的结实,线绳扎得牢靠,远观油绿饱圆,近看粒米不露,就像精心制作的一件工艺品。母亲手巧,做家务是一绝,粗茶淡饭在她手里能让人吃得津津有味,更别说小小的粽子拈在手中。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手拙的,拿几片苇叶在手上,拈不了也叠不好,一边包一边露馅子,只好改用粽叶包。粽叶也是包粽子的好材料,它的学名叫箬叶,有着不规则的椭圆形,叶子形状像手掌,边沿似荷叶的裙皱,多生长在丛山峻岭之中,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是保护泥土的好植被。粽叶只能包长方形,三角形的粽子包不了,与苇叶粽子相比较,它方正而敦实,有点像地里的野菜,朴朴拙拙,土生土长,煮熟后味道也极好。

  如今端午将至,卖苇叶的人却越来越少。听他们说,芦苇少,且大部分苇叶都让饭店采购去了,所以集市上就显得特别的奇缺。君不见,商场里、超市里,到处可见包好的现成粽子,在冰柜里贮存着,种类繁多。周一可以吃粽子,周末也可以煮两个。中秋不吃月饼了,过年不吃年糕了,大街上卖粽子的吆喝,让人简直分不清季节,与之相反,河塘渐涸,芦苇渐少,每年端午来临,正好也让我有一份怀念,那个曾经山水连天、苇荷相依、水鸟啁啾、鹤影凌波的童年的村庄。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