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儿歌的记忆

时间:2012-05-02 00:00     来源:     作者:孙昌伦    点击:

     

  

  《风来了》《板凳歪》《点点脚》《一抹油》《萤火虫》等这些小时候传唱的儿歌,至今令人难忘。记得那时和伙伴们或者随家人吟诵这些儿歌,总是信马由缰,随手拈来,气氛欢快愉悦。这些儿歌极具乡土气息和童年生活情趣,寓玩于乐或寓教于乐,朗朗上口或婉转动听,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今天想来,其唱诵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这让我心中也产生了这样的思考: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很少唱类似这样的儿歌?难道儿歌已经过时,不合时宜?或者说儿歌对他们没有吸引力?或者对儿童的成长来说,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在我们荆门,抑或范围更广大的地区,那些上世纪六十年代及至之前出生的人,对这些儿歌应该并不陌生,可以耳熟能详。回想起这些儿歌来有这样几首最让人喜欢,《丢手绢》: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他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萤火虫》:萤火虫,打灯笼,飞到西来飞到东。小蚂蚁,迷了路,忙去把他往家送。纺织娘,要织布,一直陪她到天明。《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这些流传下来的朗朗上口好学易记的经典儿歌,从咿呀学语一直唱到少年时代,其中不少儿歌是同户外各种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谓有“声”有“形”,形神兼备,活泼生动,童趣盎然。一首首儿歌就像一条条欢快奔流的山间小溪,滋润着孩子们的身心,给他们以眼福口福,给他们以飞翔的翅膀,给他们以精神的滋养。孩子吟唱儿歌不仅属于启蒙教育的范畴,而且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消遣方式。它用于早期教育,是一种随意性很强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教育。

  倘若把中华文化比作一座苍茫繁茂的森林,那么儿歌就像森林中清浅逗人的丛林。康德说:“美的艺术是一种意境,它本身虽然没有目的,但却具有内在的目的性……它可以推进各种精神力量的修养。”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让孩子能够吟唱一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启迪智慧的儿歌,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多多益善。然而今天不少孩子在学习中受“功利心”影响,在这方面他们能唱乐唱或者说能唱多少首呢?而当下一些“恶搞”的歌谣不知是不是儿歌的翻版?

  儿歌离我远去,却又近在眼前。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