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西望青藏

时间:2010-06-01 00:00     来源:     作者:木杉    点击:


    今年七月一日,正值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五周年,恰逢青藏线通车试运营,谨以此文献给为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建设光荣献身的英烈们!献给曾经朝夕相处,共同战斗的荆门籍战友!
   
                                                
    
    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沿青海湖北侧向西,横贯柴达木盆地,止于昆仑山下青海省第二大城市格尔木市。线路全长834.5.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是国内海拔最高的钢铁巨龙。
    青藏线一期工程建设,经历了国家经济困难和文革动乱时期,三上三下,命运多舛。1959年3月首次上马,到1960年11月因国家经济困难被迫下马;1962年重新开工到1964年9月部队撤离参加成昆铁路会战,此后沉寂了近10年;1974年3月铁道兵两个师和一个直属机械团再次踏上雪域高原,到1983年4月工程完工,前后历时25个春秋,建设期长达14年之久,其英雄业绩可圈可点,可歌可泣。

    艰苦的岁月

    1969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师在原荆门县征召了880名青年入伍,其中有近500人参加了青藏线第一期工程建设。
    青藏高原干旱少雨,寒冷多风,冰冻期长,空气稀薄,人烟稀少。横在筑路大军面前的是终年积雪的巍峨冰峰,飞沙走石的戈壁沙漠,危机四伏的沼泽陷井,腐蚀性极强的盐碱滩涂,工程浩大,难度空前。铁道兵战士前无险阻,用汗水、血水乃至生命实践他们的诺言:“战风沙,斗严寒,誓把铁道铺上世界屋脊;树雄心,立壮志,定将金桥架在江河源头。”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里,部队供给十分困难,主要副食品绝大部分是冰冻和罐头食品,新鲜蔬菜历来是稀罕之物。部队常年一日三餐不是咸菜疙瘩就是脱水压缩蔬菜,嚼在嘴里如同枯草一般。高原缺氧,按人体正常需要氧气的比例计算,西宁缺氧15-20%;格尔木缺氧20-30%;沿线其它海拔更高的地方缺氧40-50%,这绝不是耸人听闻的天方夜谭。因长期缺氧,许多人因此患上了夜盲症、口腔溃疡等疾病。官兵们指关节逐渐变粗,指甲由扁平发展到凹进凸起,稍一用力就会出血不止,疼痛难忍。高原高寒是不争的事实,全年无霜期不足100天,最低气温达零下30多℃,生活用水全部靠采冰化冰来解决。在炊事兵中曾流传“斧剁豆腐锯拉肉,大锤砸萝卜”的歌谣,真实反遇了高原隆冬季节滴水成冰的境况。
    说起风沙,更是青藏高原的一大自然灾害。那一年4月的一个下午,某通信班接到师载波站的通知,在距其驻地10公里左右的铁路通信架空干线发生故障,必须马上抢修。通信班两名战士接到命令,背上武器,带上器材,立即徒步赶往故障点。在抢修快要结束的时候突然刮起了沙尘暴(当地牧民称为“黑风暴”),当他们坚持排完故障下杆时,已经是日月无光,灰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对面不见人,爬在地上也无法稳住身体。两名小战士急中生智,用铁线将自己的身体牢牢地捆绑在电杆上才没有被大风刮跑。第二天早晨,大风逐渐减弱,当搜寻分队找到他们时,已经在饥寒交迫中煎熬了10多小时的通信兵们无法站立,不能说话,只有身后积起的一座沙丘告诉人们曾经经历的磨难和痛苦。 
    位于柴达木中部的察尔汗盐湖,方圆500多平方公里,这里的食盐足够全人类食用1000年。晶莹剔透的盐粒,动漾如银的卤水,千姿百态的盐花,为世人称慕不已,位它却是成为横亘在开路者面前的一座屏障。水是咸的,风是咸的,空气也是咸的。崭新的军用被服用不上十天半月就会被腐蚀得一条一条的,刀峰般的盐花经常刺破鞋袜,脚被烧烂了,钻心的疼痛时时敲打着官兵们的神经。在盐湖铺铁路世界上没有先例,何以保持路基稳定似乎是无解的难题。部队工程技术人员与战士们吃住在施工现场,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出了一套以盐制盐的办法。他们根据盐卤结晶的特性,一边打桩固定,一边卤水浇灌,形成坚硬的盐壳来托住路基,仅在32公里长的盐湖线路上打下基桩56000多根,相当钻穿了15座珠穆朗玛峰。勇气加智慧破解了难题,给美丽的察尔汗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无悔的青春

    从西宁到格尔木,我们有许多战友长眠在海晏、刚察、天峻、乌兰、德令哈等烈士陵园里。在他们中间,有久经沙场的师团指挥员,有稚气未脱的小战士,有子承父业的后生娃娃,有不让须眉的女英雄。面对惊心动魄的雪崩、洪峰、泥石流、大塌方,他们不畏牺牲,前赴后继,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用青春热血写下了不朽的诗行。
    1974年7月28日中午时分,原本是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一股特大洪水突然袭来,火热的工地顷刻成为泽国,正在作业的三个连队180多名官兵被围困。肆虐的洪水裹着巨石以每秒10来米的速度咆哮着,遇险的官兵被分割在近2公里的狭长地带,有的被困在地势稍高的孤岛上,有的站在齐胸深的冷水中,还有的被激流冲进红柳丛,形势十分危急。遇险部队的领导一面向上级报告,一面组织自救。救援队伍冒着生命危险拉绳索、扎竹排、搞强渡,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经过32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最后在兰州军区空军部队的支援下营救获得成功,不幸的是有两名战友被洪水卷走牺牲。更令人动容的是一名叫郑雄的广东丰顺藉战士,站在洪流中,一手拽住红柳枝,一手托住病重的战友数十个小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战友得救了,郑雄同志却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当战友把他抬上岸时,那托举的姿势如同一座刚毅的雕像。
    在笔者的记忆中,有一位来自河南驻马店地区的小战士,入伍来到青藏线不到半年时间就在一次施工中为抢救战友不幸遇难,牺牲时还不满18岁,那张充满孩子气的面容至今挥之不去。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小战士年过半百的父母辗转来到部队祭奠牺牲的独生儿子。在简陋的墓地,两位老人泪流满面,悲痛欲绝。母亲使劲拍打刨挖着坟头,十指鲜血淋淋。父亲燃起18支香烟摆在儿子的坟前,哭诉着:“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啊,你让俺们肝肠寸断呀!黄果不落青果落,儿啊,俺恨那天理不公呀!”据了解,这个小战士家乡十分贫穷,一个劳动日不足8分钱,也就是说一个捧劳力起早贪黑干一天还挣不到一斤口粮。两位老人一直居住在难遮风雨的毛草屋里,儿子牺牲了,国家给了200多元的抚恤金,部队首长特批了300元的困难救济,老人家很满足,说孩子当兵时间短,对国家没有什贡献,给咱队伍上添麻烦了。这就是人民子弟兵!这就是我们的人民!
    位于天峻县境内的关角山隧道是青藏一期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部队调集了分属两个团3个营的兵力参战。1975年4月5日10时45分,隧道出口突然整体垮塌了30多米,127名官兵被封堵。要知道隧道设计轨面线海拔在3700米,且不说塌方伤人,严重缺氧才是最要命的。时间就是生命,来不及动员,没人号召,所有的人自发投入抢险,经过40多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打通了一条仅供人体爬过的通道。在这生死考验面前,干部让战士先撤,老兵让新兵先撤,最后一名遇险者刚刚撤离,紧接着发生了更大的塌方。127名官兵全部得救,在一片欢呼声中,满头白发的部队首长哭了,满身泥水的战士们抱在一起哭了。
    
    永远的情结

    在西藏,当年的荆门籍战友除少数被选拔为军队基层干部外,绝大多数都是义务服役,最长的达11年之久。
   “逝者如斯夫”,转眼间30多年过去了,荆门籍战友每每谈起军旅生活,谈起青藏高原,吟起那首“登上脚手架/笑看云天矮/我为祖国绘彩虹/豪情滚滚来”的战士诗抄,是那么专注,是那么动情,有一种终生难以割舍的情结。
    有句顺口溜说,“当兵上十年,只长胡子不长钱,回家还种田”。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扶起了曾经熟悉而又陌生的犁把子,默默承受着疾病、伤残带来的痛苦,从不向组织张口,从未向政府伸手,以革命军人特有情怀辛苦耕耘,养育后代,淡泊人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他们不甘落后,大多走上了劳动致富的道路。他们有的壮心未已,又把孩子送到部队,重圆了军人之梦;有的含辛茹苦,身教言传,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研究生及至博士生,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还有不少好儿女成为医生、教师、企业家、公务员……活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无怨无悔,此生足矣! 
    战友们,假如有一天我们结伴同行,重走当年路,踏上青藏高原,登上昆仑山脊,去追寻那青春年华,领略大好河山,又将是怎样一番心情?我要说——愿我们的祖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愿战友们一路走好,永远年轻!(通联:市发改委)

                来源:荆门日报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