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年画”的记忆

时间:2013-01-04 00:00     来源:     作者:刘良军    点击:

      蒸年糕,糊对联,贴年画,放爆竹……这是以往春节典型的迎春图景。然而现今的春节,家家户户门前再也很难见到年画了。仔细打听,得到的答复是,没有意思,花钱不说,还耽误时间与工夫。于是童年过年时帮着大人一同张贴年画的热闹场景只能停留于脑海,而那一幅幅色彩亮丽,或寓意深刻、或趣味横生的年画自然也就成为记忆。

  所谓年画,顾名思义,是指传统农历新年张贴于大门等各个空间的吉祥字画,目的在于或趋吉避凶、或除旧布新、或祈福庆喜,表达出人们内心所期盼的美好生活,寄托着主人对于未来祈福纳祥的遐思。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方使年画的称谓就此确定下来。

  年画是我国独有的古老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据《山海经》载: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站立于宫门两侧,遂保宫中祥和宁静。不过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即命画工将他俩的威武形象绘至宫门上,称之为“门神”。应该说,这就是年画的起源。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时民间已开始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各地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呈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明后期,随着雕版套色印刷技术的发展,年画进入盛行时期。这时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年画作坊,其中又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和四川绵竹的年画最为有名。

  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年画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着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从一张张色彩鲜艳、形态逼真的年画中,透露出浓浓的年味。年画的取意也颇为考究,有关于神仙故事的《福禄寿三星图》、《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天官赐福》等;有关于历史故事的《孟母教子》、《木兰从军》、《醉太白》等;有象征喜庆的《五谷丰登》、《迎春接福》等;而《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也时常被拿来用作年画题材……当然也少不了人们喜欢的山水鸟鱼、松竹梅兰等年画。一言以蔽之,年画作为丰富的民俗指称,体现出民众智慧,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民俗文化。

  同时还要看到,年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因其承载着大量的人文信息,具有伦理道德教化的功能。其艺术特色的形成和审美价值建立在社会的伦理道德、正统信仰、文化修养基础之上,蕴涵着一种教人敬畏、感恩、为善、惩恶以及与天地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总体精神目标和理念。可以说,年画在人们欢度春节时,不仅仅是制造喜庆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它借助画中的故事,使人们受到道德的教化,指引着人心灵上的方向,将德行操守、忠孝仁义等一系列伦理道德标准潜移默化地根植人心,使人明辨是非,向善向上、求真求美。比如年画“老鼠嫁女”,其把民间生活借助于动物的形象表达出来,既幽默风趣,又寓意深远。

  宋代王安石《元日》有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历史上,民间年画真实记录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状态,对于理解中国民间信仰和社会文化全貌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不得不承认,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年画在民间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逐渐萎缩。尤其近年来,年画几欲淡出人们的视线,踅向濒危的境地:销售没有市场,老艺人后继无人,新一代不愿以此为业……曾经是那么喜庆艳丽热烈的年画、给人留下无数喜悦温馨回忆的年画,如今却面临着如此的窘境,让人感到担忧,也引起多方关注。因此,如何理性认识年画的信仰价值,做好年画资源的保护和发掘,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过年不能没有年画,对年画不仅要抢救和保护,还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年画的逐渐消失,表明我们正开始远离自己的传统、淡忘历史文化。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复兴年画,将年画生活化,使生活融入年画,让年画这一宝贵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激励国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坚强思想纽带,成为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民意基础。

(摘自《荆门日报》2012年12月30日1版)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