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城市羁旅者的精神还乡——李诗德散文片论

时间:2012-11-26 00:00     来源:     作者:李兴阳    点击:

      李诗德是诗人,从一开始就是写诗的,现在也如此,散文是他的“诗之余”,但同他的诗一样,吟咏抒写的也主要是生命足迹所至的城与乡,是迁徙于城乡之间的灵与肉,是激荡于灵肉之间的情与爱,是涵养于情爱之中的善与美。

  城市羁旅者的根在乡村,“乡村对我来说,已融入我的血液中,虽然久不谋面,但只需观望一眼,就能理解彼此的用意。乡下是我的出生地,是你也是我的祖祖辈辈劳作的地方,比之于城市,乡村的历史很长,乡村是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而城市还只是一片刚刚萌芽的嫩叶,城市很年轻,城市没有掌故。在这静静的田野上,带有泥土气息的风,已经将我完全分解,让我会暂时忘却城市的嘈杂与无序。”(《骑马过桥东》)让叙述者“我”能暂时“忘却”“幸福城市”的“不幸”,不只是来自田野上的“带有泥土气息的风”,更重要的是关于乡村的“历史记忆”。即如哲人叔本华所说,消释痛苦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回忆”,即使所回忆的人与事是痛苦的。羁旅城市的李诗德,在城市找不到“幸福感”的李诗德,再一次将孤寂的沉思目光转向自我的内在心灵,借助于“历史记忆”的书写,开启自己的精神还乡之旅。

  在李诗德书写故乡的系列散文中,首先进入“历史记忆”书写的是与“亲情”有关的对奶奶、爷爷、母亲、父亲、弟弟、妹妹和岳母等亲人的感伤记忆与无尽的思念,也有与“亲情”相关的对自我的剖析、自责与忏悔。而忏悔意识是中国当代文学最为匮乏的。在叙述者“我”的记忆中,奶奶、母亲和岳母等女性亲人,是人间真爱的给予者,是照亮“我”的生命的温暖之灯,但她们与“我”的精神联系是不一样的。《谁还在照看老屋》中的母亲、《小镇镜像》和《一膝长跪》中的岳母,总是陷在贫苦与疾病带来的各种困境之中,但她们都能挺起自己瘦小的身躯,为儿女和家人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直到燃尽自己全部的生命热力。散文写到两位出身卑微但大爱无疆而又因贫因病早早辞世的母亲时,笔端饱含感情,在敬畏与感恩之外,对人生的无常与生命的真义多了几分思考。

  在叙述者“我”的记忆中,爷爷和父亲等男性亲人,远不像女性亲人那样令人感到温暖,那样可以让人依靠。这似乎印证了《月照中堂》中引用过的一句乡村谚语:“宁死当官的老子,不死叫花子娘”。即使如此,爷爷和父亲与“我”依然有着斩不断的血缘亲情与复杂的精神关联。《乡村的神》是有几许传奇色彩的篇章,爷爷是这篇散文的主角。爷爷天资聪颖,多少受过一点教育,却因家道贫寒未能找到晋升的阶梯,一生沦落乡村郁郁不得志,变得内向、木讷而胆怯,终至被人们忽略其存在。抑郁而孤独的爷爷,同时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一条是凡俗的求生之路,每日放牛割草,捞鱼摸虾;一条是“通神”之路,做了神的“马脚”,于是素食斋戒,常在暗夜孤独地自言自语。儿时的“我”对爷爷怪异的“通神”充满了好奇、恐惧与怀疑;写《乡村的神》这篇散文时的“我”,则对爷爷的“通神”有了不同的理解:“当一个人被周围的人所忽略时,当一个人感觉自己被生活所遗弃时,最强烈的愿望就是要引起人们的关注,表现自己的存在。爷爷所独创的那种语言,也许就是他所独有的通向神的路,他要通过这种连他自己也不明了的语言和全家人对话,和整个村子对话,和神对话。也许在他的内心深处的确有一尊属于他自己的神,就像乡村具有自己的神一样,护佑着一片同属于自己的天空。”借助对爷爷怪异行为的重新理解,叙述者“我”试图将其“个人经验”扩展为“一般经验”,爷爷与“我”更深的内在精神联系开始显露出来。如果说,奶奶以“讲古”和背《三字经》等方式给了“我”最初的传统文化启蒙,那么,爷爷则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启迪了“我”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哲性思考。

  比较起来,在所有亲人中“我”与父亲的关系最为紧张,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最不愿提及的就是‘父亲’这两个字”(《骑马过桥东》)。父亲也有许多让“我”怀念的地方,譬如:父亲是讲孝道的,他答应“我”奶奶与爷爷分开单过的要求,特地为奶奶盖了一间厢房(《槐花如雪》);父亲为了给母亲治病,急三火四地到处借钱(《谁还在照看老屋》);父亲对“我”和家人也有爱心,父亲也曾把小时候的“我”顶在他的肩膀上,“我”的意识里因此有了父亲看不到的远方与整个世界,这成为“我”长久的人生奋进的动力;父亲为了家人的生活,也曾辛勤地劳作(《骑马过桥东》);在“我”上大学的时候,父亲也曾为“我”送行(《散文三则》)。父亲让“我”心生怨恨乃至“仇恨”甚至有“弑父”念头的,是刚刚失去母亲的“我”和弟弟在最需要父亲庇护的时候,他却“抛弃”了我们,躲到小镇上混日子,逃避了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在“我”求学最困难的日子,父亲也淡漠地不肯出手相助(《骑马过桥东》)。在“我”的猜想中,父亲的性格突变与落寞颓唐,与母亲的溘然长逝有关,也许还有其他原因。不论有多少原因,“我”一直都无法原谅父亲,在父亲年老需要赡养的时候,“我”怨恨地做出了许多有悖常理的忤逆的事情。在对多年的父子冲突的回忆与自省中,叙述者“我”惊讶地发现,父亲仿佛就是“我”的一面镜子,“我”仿佛就是父亲的影子,“我”后来施加给父亲的伤害,与父亲曾经给过“我”的,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父亲这面镜子,照出了“我”自己不易觉察的人性深处的自私与残酷。弟弟(《骑马过桥东》)和早年夭折的妹妹(《年年舂米嫁姑娘》)是叙述者“我”的另一面镜子,从中同样照见了“我”的自私、没有担当与无能,也显示出了“我”作为兄长对弟弟妹妹的深深爱意与愧疚之情。触及灵魂深处的自我分析与自我发现是极为痛苦的。自噬其心的李诗德这样写道:“我想为此而道歉,我想为此而忏悔,但又不想面对你而为,我该在谁的面前来做一次有罪陈述呢?”(《骑马过桥东》)这里所不知道的那个“谁”,或许应该是康德所说的“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在李诗德书写故乡的系列散文中,进入其“历史记忆”书写的还有与“爱情”有关的对妻子、落安等女性的混合着喜悦、感伤与怅惘之情的回忆与念想。《落地为安》写“我”对女孩落安的一段暗恋之情。这段青涩的乡村少男少女之间初萌的“情愫”,在两次不期而遇的乡村集体劳动中发生,在后来的城乡身份变化中走向终结,留给“我”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在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里,在一个城乡有着天壤之别的社会里,“爱情”是很难在城乡之间发生的,“我”亦不能免俗。“我”后来的“爱情”,依照中国当代社会的现实生存逻辑,是在城与镇之间发生的。城镇虽有差别,但都是吃“商品粮”的“国家的人”,其城市身份是对等的。《天河的水声》、《小镇镜像》和《解读一首诗的空白》等写的就是“我”与妻子相遇、相恋、结婚到相携奔前程的情感之旅与人生之旅。在《天河的水声》里,“我”与恋人“她”在小镇的楼顶上乘凉,卧看天河,思接千古,互诉衷肠。小镇的夏夜浪漫,难掩现实中“我”与“她”相隔两地的孤寂与落寞、期盼与等待。《解读一首诗的空白》写的是“我”与恋人妻子分隔两地的痛苦与短暂的激情相聚的欢乐。《小镇镜像》有更多纪实的文字,相遇的有缘,结婚时的窘迫,婚后的颠沛流离,都映现在简约的记述里。

  在李诗德书写故乡的系列散文中,进入其“历史记忆”书写的还有与“友情”有关的对月堂、牛货、渔鼓李、清明、老陈等依旧生活在乡村或离世的朋友的感伤回忆与念想。《月照中堂》中的月堂,是“邻家女孩”,是“我”小时候的伙伴,也是“我”十分佩服的能干的乡村女孩。月堂六七岁时失去母亲,她在家里担当起母亲的角色,照料两个更小的妹妹,直到长大成人,其经历的磨难与痛苦是不难想象的。散文以颇为生动、细腻而充满趣味的文字,记述了“我”和小伙伴们与月堂一起学弄饭、割谷蔸子、剜猪菜、偷生产队的油菜等在困苦中求生存的小故事,在苦难的生活中写出了些许喜悦、温暖的亮色。《破湖》里的老陈,是“我”走得最近的老朋友,老陈好酒,与“我”一起拉二胡,放火烧荒,这种种不端之举或许是命运多舛的人,应对生存焦虑的非常态的方式。在叙写这些记忆中的乡村朋友的时候,李诗德更多的是写他们的人生苦难,写他们在苦难遭遇中显露出的人性的善与美。

  比较起来,李诗德最好的篇章,还是书写故乡、刻录历史记忆的系列散文。不论是写“亲情”、“爱情”和“友情”,还是追踪自我的生命轨迹,这些散文都不止于血缘伦理亲情与人际情感交往的日常叙述,总是将其置于特定历史时代的苦难之中,探究梦魇般的苦难对肉身的伤害,对亲情的间离,对爱情的磨砺,对友情的锻打,对人情人性的试炼;体味即使是物质匮乏精神贫瘠也不能磨灭的生命的渴盼、情爱的欢欣与疏淡冷漠中的些许人间温情。在面对自我的情感与灵魂的时候,李诗德没有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圣人、贤人和完人,他写出了自己的爱,也写出了自己的恨;写出了自己的善良,也写出了自己在亲人面前表现出的自私与残忍;他自啖其肉,自噬其心,无情地拷问自己的灵魂,这是需要良知与勇气的。

  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正在加速,城市化也正在不断推进,人们纷纷离开乡村,像潮水一样涌进城市,而撂在身后的乡村,正在荒芜和空心化,“村庄成了只见房子不见人的空壳”(《最后的“串乡”者》),人们与乡土的联系正在断裂。“我”作为那个最后的“串乡”者,“担心那个鸟语花香的乡村,那个极富诗意田园,会在不留意中消失殆尽,消失得让人无从寻觅踪迹。那个在漫长岁月中与稻子和土地结下的情缘,会因此而断裂,断裂到忘却自己究竟从哪里来。乡村,作为心灵的栖居地,是否还能承受那根记忆中稻草的重量?”(《最后的“串乡”者》)。这不只是诗人李诗德这位城市羁旅者的一个人的文化忧虑,也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共同的文化难题。据此而言,李诗德的散文把握住了时代精神的脉动。作为敏感多思的诗人,作为历史苦难的承受者,作为“文革”与中国当下社会巨变的亲历者与参与者,李诗德在其后的散文创作中肯定能达到更大的现实广度与历史深度。

(摘自《荆门日报》2012年11月25日4版)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