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山岚中的仙居

时间:2012-03-19 00:00     来源:     作者:郐国海    点击:

     走进仙居,是在一个阳光煦暖的秋日,在仙居看山水,还得去寺沟瀑布。寺沟瀑布之奇、之美就在于赏瀑不仅限于观了,寺沟听瀑绝对也是一种至美的享受。寺沟瀑布位于仙居与栗溪的交界地,两山对峙,形成一条峡谷,因附近山上古有悬空寺庙,因而叫做寺沟瀑布。瀑布顺山势自上而下,三跌九级,流经距离近两公里。我们顺寺沟瀑布攀附而上时,前数日多雨,刚一进入瀑布,峡谷植被的青枝绿叶间,未能见瀑布之水,却已听得见清凌凌的水声。凭着水声可以揣摩,此瀑绝非飞瀑,没有那种飞流直下的气势,而是急缓有致,静静滑落。在水气氤氲和弥漫的艾蒿气息之间行走,数分钟,瀑布之水近在眼前,自然,也不是一望而尽收眼底的那种。踩在铺陈在流水边的石块上,身子直晃悠。不时传来女同伴咯咯的笑声,想是有人不小心将脚滑落在了溪水里。来到一处大的跌瀑处,流水直下,飞珠溅玉,有如银盘落玉之声,眼前迷蒙一片。跨步到潭水边的巨石上而立,水犹清冽,并有飕飕的凉意。潭中可见鱼蟹,有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的生动景致出现在游人眼前。惊喜之余,回望来路,人们蛇行而上。此为一跌,向上寻去,似乎已找不到攀行的路。同伴大呼一声,沿另一侧山脚扶着链索向上攀附,身子成大角度倾斜。更有朋友赤了脚沿斜坡向上攀爬,陡直的坡面,他竟然能轻捷如猿。他说长年流水冲刷,地面已角质化,十分坚硬,流水冲刷形成的自然凸凹就成了攀爬的可利用条件。说是说,望着他几乎悬着的身子,心里仍是直咯噔。在寺沟瀑布的中段听瀑,是分不清流水的声音源自来路或是去处的,或王争王争王从王从,或流水飞溅,不管是怎样的声音,似乎都有一种混响,有如飘忽的异香,你只能判断某种流水声与你的远近距离。近一个小时的穿越,人可能已是气喘吁吁,而穿越的美好感受弥漫心间,那份苦累不自觉地消逝得踪影全无。

  要想感受仙居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还得去老街走一遭,攀爬石岩,看一看古仙居寺遗址。老街的建筑均是明清风格,单个院落甚是少见,庭院深深,多是几重,明砖清瓦,雕栏飞檐,古朴幽深。有一蔡氏牌坊,石门石楣,雕龙画凤,自然,屋宇已是破落不堪。有些设施“破四旧”时已被人为损毁,其历经的沧桑风雨观瞻之间便已了然于心。光滑的青石板路在脚下寂然无语,似乎要向大家诉说往日的繁荣。中国工农红军的一个师部遗址仍然存留,并被纳入市文物保护单位。两侧亦见新建民居,均为仿古格式。陪同的刘委员介绍,古街新建民居政府对居民进行了适当补贴,但要求按预先设计的仿古标准建筑,以企尽量保持老街的原始建筑风格。陪同的刘委员和我们边走边聊仙居的历史掌故、生态民情。说在仙居促联村有一洞曰捉马洞,该洞因关云长于此捉马而得名,还有樊王寨的典故、钟家大院的前身今世。她说,在仙居登山首选当是筑有仙居古寺的无名高山,古寺类同山西的悬空寺,只是寺庙已荡然无存,而于石岩凿壁筑寺的痕迹仍依稀可辨,散布仙居的数十座佛塔就是仙居寺庙历史久远的明证。据说,只有寺庙住持坐化圆寂之后才有资格修建佛塔,现有佛塔仅存一樽,其余毁的毁,淹的淹,仅修南北河水库就淹了数座。自隋唐以来,仙居寺庙香火之旺、香客之盛,可谓为古仙居一大景观。可惜,因了时间关系,再就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我们未能亲临无名高山,去感受它的挺拔与巍峨,更未能去搜寻古寺庙的历史遗存。我曾想,仙居这名字的由来是否跟这绵延千年的香火有所关联呢,我没有答案。仙居山民甘与山为邻,远离尘嚣,安贫乐道,不汲汲于富贵,大概与他们的先祖虔心向佛分不开吧。古街尽头处,一棵硕大的皂荚树于秋风中萧瑟而立,不见青枝绿叶,更不见皂荚,其秃枝枯干仿如画家翰墨的简笔画。从古树名木的挂牌中得知,这棵皂荚树年龄已然千岁,从它的生命开始历数而来,它已见证了几朝几代的历史兴衰。从老街走出来,则是另一番景象。马路两侧,商铺井然,户牖相对,人流穿梭其间,似乎只有在这里才能够嗅到些许现代文明的气息。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