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之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辑
荆门市图书馆主办 2007年1月第1期
[编者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为此,荆门市图书馆特编辑了本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策划》共15个专题。欲知上述特别策划之详细内容,请与荆门市图书馆辅导部联系。
特别策划之一: 中国“着力”破解农民工难题
新年伊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农民工问题再次引起高层关注,令人注目,和以往的高度关注不同,这次会议将农民工问题上升到了“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高度,并实实在在地提出了五大原则和七大重点工作,措施越来越具体,目标越来越明确,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五条原则已经十分明确: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完善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七项重点工作是: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特别策划之二:新生代民工:在都市寻找梦想
新生代民工是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与父辈的差别:“新生代民工”不再老老实实地待在最脏、最累、最“没出息”的工作岗位上,不再省吃俭用攒钱往家里寄,更不会挣够钱回家盖房娶媳妇。在受到歧视时,他们会摔门离去。 新生代民工有他们自身的困惑与彷徨:关于身份,生存,发展,他们面临诸多困境
特别策划之三:大学生村官:破解农村人才之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好的带头人。在挑选带头人的过程中,要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尊重农民意愿,选拔出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村官”,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年伊始,北京市就着手招聘2000名大学毕业生到郊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大学生”村官给农村基层带去了什么?这一举措能否破解新农村建设人才之困?
特别策划之四:2006各地政府新农村建设思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各地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和部署,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明确了2006年的目标和任务。
特别策划之五:中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6年2月14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三是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五是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生活,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六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
特别策划之六:2006年中国农民在盼望什么
2006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为新农村描画的美好图景。与此同时,中央明确强调,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显而易见,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
特别策划之七:新农村需要新文化——中南海力破难题
在党中央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本策划着重解读、宣传中央的《意见》,从当前农村农村文化单调乏味,存在“三叫”、“四难”的现象出发,引出对新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新文化的问题,详尽解读中央对解决农村“四难”问题的措施,体现中央精神和广大农民的精神要求,引导舆论,引起社会各层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
特别策划之八:从“六大病因”看新农村医疗建设
在2月18日召开的“中国医院协会报告会”上,卫生部部长高强表示,当前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多种原因长期积累造成的,导致现行卫生系统“病况”的“病因”主要有医疗资源结构失衡、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医疗保险发展缓慢、药品流通秩序混乱、公立医院逐利明显、医疗市场监管不力等六个方面。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这六大病因是如何影响农村的医疗建设的?又将如何破解?
特别策划之九:村民自治:建立新农村的前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好六项主要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真正的村民自治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我国目前的村民自治制度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未来的村民自治之路任重而道远。
特别策划之十:国外农村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但也不是没有经验可参照。国内的、国外的经验都需要研究。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特别策划十一: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 破解农村经济发展困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胡锦涛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注意抓好六项工作,第一项是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2006年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迈出新步伐、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绩的一年,在新的五年规划实施伊始,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面临哪些问题与困境,需要做哪些工作?
特别策划十二:建设新农村 资金从何来
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当前开展新农村建设,扣除掉已经建设完成的投资项目,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大概1700元到4900元。”在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马晓军发布了这一调查结果。
特别策划十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五”
国务院新闻办2月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介绍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有关方面情况。
陈锡文在发布会中说,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整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是单纯的新村庄建设,概括起来是五个“五”。
特别策划之十四:建设新农村着力“多予” 财政支农力度加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一部分第4条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月20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作重要讲话,强调了上述意见。
特别策划之十五:新农村经济“四管齐下”促增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权威人士认为首要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针对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业松分析指出,今年国家将通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以及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四管齐下”解决增收难题。
荆门市图书馆新网页正式开通了,如您需要了解更多相关资料,可上网查询。网址:.jmlib.
主 编:李 群 责任编辑: 凡 莉 邱维民
地 址:象山大道48号 邮 编:448000 电 话:2332209-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