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等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呈持续加剧之势,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达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目前全国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从现在9个人中有1个发展到3个人中就有1个,且高龄化、空巢化将日益严重。
如何让老年人在颐养天年之际能老有所为、发挥余热,是大众关心的事情;如何让庞大的老年群体老有所养,是社会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与预测
我国二元结构下的人口老龄化状态探究
人口老龄化对国际移民政策的影响
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以房养老”模式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新视角
人口老龄化的经济价值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
关于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战略思考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相对速度的国际…
人口转变完成后的中国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政策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探究
我国的老龄化、性别和养老政策
农村进入“国家养老”时代
探索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
农村养老模式比较及中国农村养老之思考
论农民工社会养老制度设计原则和制度特征
我国城镇老年人医疗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从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看完善医疗保险体系的…
新农合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启示
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优化
美国老年人住院康复医疗支付政策与启示
我国的人口政策
对制定我国新时期老龄人口政策的建议
人口政策大争鸣:“一胎化”还是“放开二胎”?
从“人口红利”消逝的预警谈我国的人口政策
放开城市二胎是扩内需可行之策
中国人口红利和人口负债的特色与应对策略
“宝贝计划”与中国的人口难题
城市老龄化进程中的发展型社会政策新探
历史地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
对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的探析
略论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对“单独”或“双独”可生二孩政策的反思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
关注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问题与社区养老模式
空巢老人如何走出孤独
应大力推进空巢老人社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空巢老人理财方略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及应对措施
城市空巢老人服务保障机制的创建和示范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
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市场化
农村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分析及其对策
国外空巢老人印象
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关注
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国际经验
老年人也可以老有所为
银发人才是个宝
让夕阳绽放光彩——浅析如何开发城市老年人力资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战略眼光看待老年人才资源开发
创业从退休开始,九旬老人打拼成百万富翁
适合老人再创业的几个特色小项目
如何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余热?
善待“余热”益“余寿”
老年大学之“大”
浅议网络与老年教育
浅议返聘
退休返聘人员:我们能享有哪些权益?
论退休返聘行为之法律性质
老年旅游与老年保健市场
中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潜力与开发对策浅析
老年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方向
略论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
我国养老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论体验经济时代下老年旅游产品的开发
老年旅游用品设计的市场化策略探讨
中国老年出境旅游者消费行为特征研究
社区老年保健与护理
老年保健重在心理养生
老年人保健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
关心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心身健康
老年期的心理护理
老年人社区护理
养老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养老院:莫让白发再生悲
发展农村老年产业之可行性
新型休闲养老产业大有可为
我国老年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夕阳”产业:看起来很美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消费市场需求研究
养老机构为何叫座不叫好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
普惠式养老也是一种“启动消费市场”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我国老年市场的特点及其市场营销策略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策略研究
老年产业在中国发展的迫切性
美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延伸阅读
敬老爱老是不老的时尚在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对待老年群体的重视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近十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 在我们中国这个人文底蕴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传统社会结构中,尊重长辈、善待老人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远古时期,舜作为尧的指定继承人,在登上氏族王位后,仍像布衣一样对父亲毕恭毕敬,为人所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礼记》曰,大同就是要老有所养,幼有所归,“斑白者不负于道”(年老的人不会流浪于街头),可见就算在战乱纷扰、民不聊生的年代,赡养老人也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义务。感动平民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张良为黄石公拾鞋,王祥为母卧冰求鲤等等,拳拳孝心,日月可鉴。这些典故无不闪烁着人性真善美的光辉。 但放眼今天,却存在着与时代进步不和谐的某些精神文明的流失。诸如一些“富家子弟”、“寒门学子”,在对待老人态度上的漠视,实在令人堪忧。他们有的因为物质条件太充裕而淡化了亲情,有的因为物质条件的飞跃而蜕变,对待老人往往不闻不问,漠然相向,要不就是简单的物质轰炸,敷衍了事,忽视精神赡养,种种行为,令人齿寒。 当今社会,时尚充斥着各个领域,散布大地每个角落。笔者认为,敬老爱老也应该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应该是一种永远不老的时尚。“家有老人是个宝”。老人们为社会、家庭、子女奉献了大半辈子,功不可没,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关心、不孝敬呢?善待每一位老人,就是善待自己。因此,我们应该在老人的生活上多加关心和照料,在精神上多给予理解和鼓励,使更多的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专家:把握“3000美元”机遇 升级养老保障水平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冲击,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应强化危机意识,抓住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战略机遇,尽快制定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中长远规划,升级我国养老保障水平,建立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老年福利制度。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刚过1000美元,与发达国家大多在人均GDP达5000美元至1万美元时进入老龄化社会相比,“未富先老”一直被视为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显著特征,长期左右着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规划。 “然而,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2698元,超过3000美元,居民储蓄存款超过20万亿,过去‘未富先老’的认识已经落伍。”王振耀说。 他认为,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居民消费类型和行为发生巨大改变。对养老而言,国家有了应对老龄化危机的经济基础,百姓有了进一步提升养老质量的社会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王振耀指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应提高对人均GDP3000美元这一新阶段的认识,明确养老事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挑战的责任感和紧迫性。尽快制定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中长远规划,加快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模式,建立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老年福利制度。
老龄化社会,就业不妨导向养老产业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9亿,且以每年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 老年人口的急剧增长,将有力地拉动养老产业。权威人士透露,老年人是个庞大的市场,它可撬动大约1万亿元规模的养老产业。但是,由于目前产品种类少、服务层次低等制约因素,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沉睡”阶段。加之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老人赡养人数加大,老年人进入社会养老机构将成为出口。 养老产业的发展,必然造就一大批新型就业岗位。而我国目前只有2万多名有资质的长期养老护理员,机构管理现在也缺乏分类,长期照料机构和护理人员严重缺乏。 国家可以用优惠的政策,引导有意向的投资者投向养老产业。比如,银行企业的低贷利率政策,国家土地供应的保护价政策,国家和地方财政入股养老产业的拉动政策,国家减免税收政策,以培植养老产业成为“阳光产业”。 国家社会就业管理部门能否与教育部门联手,规划培养养老企业所需的专业管理、护理人员“直通车”。使一批社会高考落榜生有继续生造、稳定就业的机会。还可以招聘、吸收一批有吃苦耐劳精神,有尊老同情心的农村中青年人直接进入养老机构,公安部门也可以为他们办理城镇户籍提供优惠条件。 发展养老产业涉及社会观念的深刻变化。养儿防老、家庭养老,已经成为社会传统观念。社会理念转变要有利于鼓励事业有成的子女,为老人进入经营性养老企业造成宽松的舆论。承担经济责任与承担社会责任溶为一体的专业化养老,同样继承了尊重、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为养老事业提供服务的人员,并不低人一等,而是无尚光荣,而且是高尚的职业,他们的工薪收入也应该处于社会中上水平。
(来自维普社区)
荆门市图书馆辅导部选编 说明: 读者可通过网上电子信箱免费获得题录中的文章原文拷贝 电子信箱liqun0712@yahoo联系电话:0724——235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