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最早的图书馆是文宗阁,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藏书达4万余册,其中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录》、《钦定古今图书集成》、《钦定全唐文》、《钦定明鉴》等,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兵火。嘉庆十八年(1813年),学者阮元、王豫及诗僧借庵建焦山书藏于焦山海西庵内,藏书2万余册。民国时期,镇江先后建立3所公立图书馆、1所私立图书馆,另有2处私人藏书楼和绍宗国学藏书楼,抗日战争时损失惨重,战后仅存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改称镇江市图书馆,藏书仅5万多册,至1985年藏书达35万余册,并成为市属4县图书馆和基层图书室的辅导中心。同年,市区的企业、大中小学、医院、街道共有图书馆(室)289个,藏书约20.5万册。
镇江县立图书馆
早在20年代,在磨刀巷内就设立镇江县立图书馆。镇江沦陷后,伪丹徒县公署于民国28年(1939年)在原省民教馆内重新成立镇江县立图书馆,只订了几份报纸,每天来馆看书阅报的寥寥无几。抗日战争胜利后,镇江县立图书馆借用私人房舍作临时馆址,由于经费奇缺,民国36年4月并入县民众教育馆为图书部。
五三图书馆
五三图书馆于民国18年(1929年)筹建,次年成立,地址在新马路,有二层馆舍1幢(现为市第一人民医院办公楼)。该馆是民国17年五三惨案(即济南惨案)时,用元生东糖号贩卖日货被处以2万元罚款的钱建造的,为纪念五三惨案而命名。该馆藏书5000余种,近1万册,大都系各界捐赠,以青少年和儿童读物为主(其中敏成学校校长凌少曾捐赠儿童图书1000册),亦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阅览室分普通阅览室、杂志室、儿童室。民国25年7月份统计,到馆看书的总人数为5157人(不包括看报人数),平均每天191人。民国26年镇江沦陷时停办。
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
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由省教育厅报请省政府议决设立。民国21年(1932年)5月成立筹委会,聘请王云五、柳诒征等6人为筹备委员,7月开始办公,馆舍为太平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原办公用房,民国22年3月开放阅览。民国24年1月自建馆舍于中正路(今解放路)南端17号,工程费计4.5万元,10月落成。新馆舍全部用钢筋水泥耐火砖建成,书库3层,阅览室及办公室2层,能防火、防潮、防震,是解放前国内公共图书馆中,馆舍建筑质量较好、容量较大的图书馆之一。自民国25年起,通年开放(每日12小时),假日概不闭馆。民国26年春,建馆员宿舍景贤楼和储藏室。抗日战争前,该馆有工作人员25人,实习生6人,设征存、编纂、阅览、推广、总务5部。镇江沦陷期间,馆舍被日军占用,除房屋幸存外,内部装修损毁甚多。战后复员时,因馆舍作日俘集中营,省图书馆暂借尚友新村民房临时办公,至民国35年2月,日俘迁出,归还了景贤楼等部分房屋,始于同年6月迁入开放。工作人员10人,设采编、阅览、总务三部。
抗日战争前,该馆藏书10万余册,有大部丛书如《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四库珍本》、《万有文库》、《碛砂藏经》及各省方志等。抗日战争时,除将部分善本书运寄后方外,其余大部散失。抗日战争后,经多方搜集添购,截至民国37年10月,共有藏书51216册。其中线装书33902册,中外文平装书17314册。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管。
私立图书馆(藏书楼)
1、传经楼
传经楼又名横山草堂,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庆年(字善余,号横山乡人)所建,地址在磨刀巷18号陈宅。民国6年(1917年)动工,次年建成,面积120平方米,分上下6间、两厢。藏有经史子集、名人著述、碑帖拓片、清末民初报刊、日文版史学资料、地图集等约计20余万册(片)。另有完整的《道藏》一部,印度贝叶经两部,首批出土的甲骨文若干片,藏书中包括端方、樊樊山等人的赠书。传经楼还收藏陈庆年著述的《横山草堂丛钞》、《横山草堂丛刻》和《横山乡人类稿》的家刻本,并刻印《至顺镇江志》、《京口三山志》、《京口掌故丛编》、《云窗词》等镇江地方文献。日军侵华期间,贝叶经及甲骨文片均遭抢劫。"文化大革命"中,藏书几乎被洗劫一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政策,幸存图书经镇江市图书馆整理后退还的近2000册,不足原书的1%。
2、游经楼
游经楼为陶蓬仙(名绍来,字瘦庵)于民国12年(1923年)所建,取陶潜诗"游好在六经"句意为楼名。地址在演军巷16号。以保存中华固有文化为宗旨。藏书曾达2万余卷,以集部最多,史与子部次之,经部较少。并藏有陶氏著述3种:《润州唐人集》、《游经楼初学稿》及《续稿》、《游经楼闲关叠韵唱和集》。除第二种外,一、三两种均已出版。抗日战争时,藏书散失殆尽。抗日战争胜利后,陶氏将少量幸存的图书赠送给省立镇江图书馆。
3、私立江苏流通图书馆
陈涛、文昭夫妇创办于民国20年(1931年)11月,地址在南门大街道崇观小学陈的住所内。馆的特点是流通式,既可到馆看书,也可通信借书,得到读者的欢迎和支持。为自建馆舍,扩大规模,向社会筹募基金5000元,其中陈果夫捐助400元。陈涛在水陆寺巷购地2亩,民国23年兴建馆舍(两层楼房,上下6间),次年春开放。藏书多时达1万多册。镇江沦陷前夕,陈涛随省政府撤退而闭馆,图书全部散失。
绍宗国学藏书楼
镇江绅商吴兆曾(号寄尘)在商人丁子盈的资助下,于伯先公园内云台山上建了一座藏书楼,民国21年(1932年)竣工验收,取名绍宗国学藏书楼,以示绍继文宗阁之意。吴兆曾将家藏图书2万余册全部运至绍宗国学藏书楼珍藏。民国24年吴兆曾病逝后,其亲戚尹石公商得其家属同意,将藏书及房屋立为地方公产。同年9月,由柳诒征、尹石公、冷御秋等人组成董事会。抗日战争时,藏书尽失。抗日战争胜利后,楼藏图书又逐年增置。
1951年7月,市政府拨款修理绍宗国学藏书楼,将严惠宇赠送的永藏图书入楼收藏。以后,又陆续向柳诒征、唐寿民、赵汉生、丁蘧卿等人征集书籍。1955年,绍宗国学藏书楼共有藏书68089册,内有元版书1册,明版《白孔六帖》110册和其他明版书2960册,另藏有瓷铜杂件110件,字画103件。1957年,镇江金石文史学家鲍鼎在藏书楼工作时,编写书目14册(经1册、史2册、子3册、集3册、丛书4册、续编1册)。解放初期,绍宗国学藏书楼属市文管会领导。1958年划归博物馆管理。现有藏书9095种、92804册,其中善本书532部、8151册,已上报列为全国善本书目的有124部、3272册。
镇江市图书馆
1、沿革
解放后,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改名苏南镇江图书馆,直属苏南行署。江苏建省时改名为江苏省镇江图书馆。1954年1月,改由市政府领导。1956年在丹阳、丹徒县建立两个分馆(后改县馆)。1957年6月改名为镇江市图书馆。1971年10月与文化馆等合并,改称毛泽东思想宣传馆,1972年7月恢复原建制。
2、馆舍、经费
自1952年江苏省军区借用解放路17号馆舍后,几经搬迁,1959年7月,迁至山门口街37号,原只有1050平方米的2层楼1幢,经多次扩建,至1985年已拥有新旧楼房3幢,总面积2297平方米。每年经费由解放初期2万多元,逐步增至1985年的11万元。购书费占全年经费的25%左右。
3、馆藏
解放初期馆内藏书5万多册,以后每年平均增加1万多册。1966年“破四旧”时,曾将数量较多的中外古典名著复本作废纸处理。1969年为腾房给文化系统办“清队”学习班,将馆藏线装书、提存书运至外单位存放,损失较大。至1985年藏书总数35万余册,其中古籍88971册,以藏有一定数量的志书和中医图书为其特色。此外,该馆有乙级善本书322种、1799册,均编有书目。市图书馆先后参加北京图书馆主编的《全国善本书联合目录》、中医研究院主编的《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科学院主编的《全国方志联合目录》。另有大量金石拓片尚待整理利用。馆藏报刊资料也较丰富。1959年编制《馆藏中文报刊目录(1910-1959)》,1981年编制《馆藏解放前各种报纸目录》,列入江苏省及全国解放前报纸总目录。1985年订有杂志1004种,报纸119种。
4、阅览
从1950年11月起办理个人外借。平均每年领证读者约3000人,1985年增至5000人。 “文化大革命”前,馆内阅览室只有3个,阅览座位约250个。从1978年开始,设有古书阅览室、参考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科技阅览室、资料阅览室和儿童阅览室等,总阅览座位约1000个。平均每年接待读者人次和图书外借册数各有20万左右。1985年接待读者152315人次,借阅图书287188册。
镇江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1961年7月,市图书馆儿童阅览室由馆内迁至河滨公园,与少年之家合作建立镇江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后又迁回市馆院内。“文化大革命”中停止开放。1976年后恢复儿童阅览室。1982年5月,重新建立镇江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地址在中山路(面积约120平方米)。重建馆后,不定期送书给离馆较远的学校低幼班和聋哑学校;并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暑期少儿阅览室。1984年10月,拓宽中山路,馆舍被拆,暂借市少年宫开放。藏书约1万册,报刊60种,领有阅览证儿童约2500人。
摘自:.nl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