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图书馆的自习室内几乎座无虚席。据了解,寒假期间图书馆里的大部分读者为学生,他们在这里看书学习,度过充实的假期。
寒假即将结束,图书馆的“热潮”却迟迟未退。
从寒假第一天开始,省图书馆的开门时间就从早上8点提前到了早上7点。即使如此,每天开门时,门外等待进馆的读者依然排起了长队。这些读者中大部分是学生,为了赶在图书馆开门的第一时间进馆,他们早早起床,有的坐1个小时的公共汽车横跨两个区,有的步行30多分钟。“假期里来的学生特别多,他们是图书馆每天接待的第一批读者。随着大门的敞开,各种年龄段的读者纷至沓来,最多时我们一天接待过12000多人。”
去图书馆要排长队并非偶然,如今去图书馆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习惯。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2011年,我市图书馆年接待读者总人数(次)一直以每年大约10%的幅度递增。
[统计]
一年接待人数约为全市总人口15%
坐落在南岗区长江路的省图书馆是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这座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占地面积约33000平方米,按照设计指标,该馆日均接待人数应该为3500人左右,但实际每天平均要接待8000人。省图报刊借阅部主任乔秀芳告诉记者:“我是2006年调到省图的,眼看着馆里的读者越来越多,座无虚席在我们这里几乎是常态。”
据悉,省图2009、2010、2011年的年接待人数分别为187万人次、204万人次和223.7万人次,每年的读者接待人数都以近20万人次的数量递增。
“随着地铁工程的收尾,我们馆的读者数量也会随之回升。”市图书馆馆长办公室主任牛文杰对此非常有信心。虽然这几年建地铁对该馆附近的交通有很大影响,但该馆的全年接待人数仍保持在百万人次以上。2009年至2011年,分别为104.7万人次、106万人次和103.7万人次。
粗略统计,2011年,仅省图书馆和市图书馆两馆的年接待人次总和就达到327万,日均接待读者数量达到9000人次。
考虑到图书馆的接待数量为人次,一些业内人士估计,占全市总人口数15%的哈尔滨市民去年曾经“造访”过图书馆。
[观念]
从“少数人的”到“大家的”
有些年纪的人都还记得,在知识高度匮乏的时代,图书馆曾经多么地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里,图书馆是高不可攀的知识殿堂。在很多人的传统意识里,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才会经常光顾图书馆,只有在书店买不到某种专业书籍才会去图书馆里查找,那里是少数精英的世界。
“实际上这是一个观念误区,公共图书馆是每个市民的,任何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说白了,公共图书馆是大家的。”市图书馆书记李冬梅告诉记者,市图率先在我市推出了“零门槛”阅览,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
辛灵是服装城的业户,干了7年的床上用品生意,如今她一有闲暇总会到“邻居“———市图书馆来看看书。“我初中毕业就出来做生意了,文化低,哪敢往图书馆进啊?前年有一天,到市图里打听点事,和工作人员唠了几句才知道,现在到图书馆看书,啥证都不要。我就试着去看了会儿杂志,还真是。”现在辛灵不但经常来图书馆看报纸、杂志,还办了借书证,偶尔也给老公借几本小说消遣。“原来进图书馆,怕人笑话我墨水少,现在没那想法了,公共图书馆就是让大家伙来看书的。”
从中老年人和专业学术型读者的“显著特点”到如今不分年龄、不分类型的“没有特点”,乔秀芳在省图报刊借阅部见证了这几年读者构成的逐渐转变。她说,在省图的二楼期刊阅览室里,这几年增加最多的并非专业性期刊,而是《瑞丽》、《读者》等深受追捧的大众杂志。“越来越多的普通读者认可了公共图书馆,我们必须照顾和考虑他们的口味和喜好。”
公共图书馆属于全体市民的观念渐入人心。据了解,2011年,省图书馆外借册次为978014。市图书馆2011年的外借册次为463000。
[观察]
当图书馆成为公共文化空间
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中, 公共图书馆愈来愈成为人们的日常交流和交往的公众空间。
周六上午,是初二学生许霓唯一没有补课的时段。虽然家住在哈工大附近,但她总是会坐半个小时的公交车到省图去学习。陈韩莉是她的同桌,家离省图很近,几乎每次都是她为许霓提前占一个自修座位。“这里虽然人来人往,但特别有学习气氛,能够使人专注学习。”无论是省图还是市图的自修座席,一直保持着馆内最抢手的纪录。“有时候,浏览一圈,觉得很有趣。来自修的学生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到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无所不包,仿佛整个学生时代浓缩在眼前。”乔秀芳生动地描述着图书馆里学生云集的场面。
桌上没有任何图书摆放,这些学生显然不是为书籍而来。与这些学生们同样对不关乎“书”的环境更感兴趣的,还有不少爱好写作的市民。李女士已经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省图工作人员经常看见她到馆里写作。有好奇者问她:“在家里写作多安静啊!”李女士解释:“这里虽然不像家里那么静,但就是能让我身心放松,周围的书香能刺激我的写作灵感。”
“在馆里,经常能看到非常悠闲的读者。他们并不专注于某种资料的查找,而是从这个阅览室闲逛到那个阅览室,随意翻阅,四处看看、转转,间或喝杯茶或咖啡。这样的读者绝大多数都是白领。我和他们聊过,他们来图书馆就是放松、休息、静心的。”凭着多年的服务经验,市图的吴姐基本上能一眼判断出读者的类型。“图书馆里的氛围有浓郁的书卷气,有开放的公共空间,有静悄悄的环境,所以不少年轻人都喜欢来馆里听听讲座、参加活动、交朋友甚至谈恋爱约会等。”
专家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们来图书馆不仅是为了求知, 也是为了交往互动,图书馆作为公共休闲空间的功能日益被强调和重视。国内一些一线城市的某些公共图书馆甚至允许星巴克等商业机构进驻,读者可以边喝咖啡边读书。图书馆的魅力并不单一地局限于查阅文献资料,它的休闲功能、公共文化空间的特色也是一座城市的重要文化内涵。
摘自:.nl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