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中的网络小说也能“借阅”?
时间:2012-03-13 00:00 来源: 作者:辅导部 点击:次
连载中的网络小说也能“借阅”? 上图与盛大文学深度合作或将破解模式之困
春节前,上海图书馆新技术体验中心在用于外借的500台手持电子阅读器基础上又新增200台盛大文学出品的“锦书”。一周内,体验中心的最后一台“锦书”被借走。
这200位读者可能不知道的是,一场开创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模式先河的试验就在他们的手中悄然进行着——每台“锦书”交到读者手中时,已经预置一篇盛大文学网站畅销榜前40位的网络小说。以总字数已达387万字、章节数1281章的《吞噬星空》为例,如果在网站上追看它新贴出的第1282章,每阅读1000字需付3分钱;如果用市场上购得的“锦书”看,每阅读1000字需付5分钱;但如果从上图定制的“锦书”上看,不花钱。
馆藏“空白”无处采办
难道盛大文学提供“免费面包”吗?当然不是。据记者了解,图书馆已经在购入阅读器的同时额外支付了一笔费用,“买断”这40篇畅销小说的实时更新权。
别小看这次合作,它打破了网络文学网站赖以生存的“B(Business,企业)toC(Customer,用户)”的电子商务模式;按上图副馆长周德明的话来说,图书馆横插进去一杠子,形成了“BtoL(Libiary,图书馆)toC”的架构。不过他同时也强调这一合作模式尚未定型,属于“特事特办”。
图书馆为什么要跑到网络文学的地盘办这样一件“特事”呢?“上图注意到,这个新兴的阅读资源是其它图书馆还没有建立过的,恰恰又是读者的兴趣所在。”周德明说,“对图书馆来讲,不管是何种载体,只要你记录有信息、有文化、有知识,我们都可以买来为读者服务。”
图书馆不断购入一些网络小说的纸质版,读者借阅十分踊跃。但纸质版毕竟是“已完结”篇的二次出版,有没有可能由图书馆作为中介,为读者采购连载中的网络小说?可它偏偏看得见、摸不着。“今天上载一点,明天上载一点,一篇小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写完,也不知道最终有多少字,我怎么买?计费模式是每读1000字流量收几分钱,我怎么买?图书馆不能每天给网站付钱,我怎么买?”周德明一口气举了三个“没法买”。可是读者喜欢,要想办法买。
要突破供应和服务模式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春天,上图和盛大文学的高层之间“走动”频繁,双方都有兴趣和诚意。周德明说:“通过初步合作,我们尝试将这部分资源提供给读者,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形成的模式是:每台“锦书”内置一篇在排行榜上点击率排前40的网络小说,授权上图新技术体验中心管理员每天与网站同时更新;图书馆预测读者的使用情况,与盛大文学谈好一个价格,“批发”购买每一篇小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阅读权限。“批发价”是多少尚不得而知。但据有关方面透露,“双方都没有经济上的考虑,而是从体验入手,表明了合作姿态”。
“进一步合作要打开渠道的话,双方要在模式上突破。我们突破服务模式,他们突破供应模式,才能取得更大的合作空间。”周德明说。图书馆新技术体验中心主管李颖告诉记者,她每天接到的读者电话中,“反馈的大部分意见是希望增加内容”,仅有一篇网络小说的连载是无法满足需求的。
图书馆为转型须“跨界”
日前,盛大文学副总裁柳强在回答本报记者 “关于与大型图书馆共同开发硬件及应用的合作前景”这个问题时明确表态:“希望和大型图书馆进行内容方面的深度合作,探讨产品及运营模式,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数字阅读服务。”显而易见,与上图的合作项目是盛大文学今年起对外积极寻求双赢互利的一个方面。
盛大文学并不是上图“撬动”的第一个数字阅读资源供应商。从2009年2月上图率先在全国开展电子书阅读器体验外借服务至今,已有汉王、复星、易博士、北大方正、盛大等多个品牌各种型号的700台电子书流通于读者手中。在此过程中,上图一方面获得读者的使用体验,一方面积极沟通厂商,甚至促成硬件厂商和内容供应商之间的合作。
周德明认为,现在做的电子书推介,和以往的图书推介和信息技术推介的“道理完全是一致的”。“图书馆也要转型发展,而且目标是很清晰的,主要是打造在全媒体时代、多媒体时代下一个无所不在的阅读服务。”如今,读者对新事物热情高涨。“最夸张的一次是有45个人‘排队’等一台机器”,按照每位读者可以续借一次来算,第45个人要拿到这台机器,理论上要等6.75年。
数字阅读趋势是机遇
2010年,上图纸质书借阅流通量为2200万册次,2011年上升到2800多万册次。“纸质书的借阅并没有停滞。”周德明说,“但现在是纸质书和各种数字阅读载体并存的时代,数字阅读趋势对我们来说不是压力,是机遇。”
去年底,300平方米的新技术体验中心现身上图三楼原“当月新书展示厅”,这是一个恍若“Applestore”零售店风格、蓝白相间的创意空间,读者可以随意“把玩”12台苹果iPad、3台超星Pad、3台苹果电脑,还可以参观近40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子书阅读器,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书阅读器。周德明介绍说:“1998年,电子书阅读器在美国诞生后仅一个月,上图就通过进出口公司引进了一台。”
据透露,一个面积接近500平方米、风格特征更加“不像在图书馆”的新技术体验大厅不久将在上图揭开面纱。“届时你会看到,电脑多了,书少了,讨论的区域多了。”周德明说,这是数字时代的图书馆必然的转型。
摘自:.nl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