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长湖纪事

时间:2024-09-01 12:08     来源:荆门日报     作者:李方贵    点击:

      长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长湖,如一位饱经沧桑的岁月老人,见证了历史也将见证未来;长湖,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都说是爬冰过的长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长湖,春天杨柳依依,夏日荷花片片,秋天鱼肥莲香,冬天雪白冰厚。在一个白雪皑皑的冬日,村里的小伙伴大平说他捡了五块钱,邀请大家到后港去玩。我们喜出望外,没跟家里人说就走了。一起去的有五个小伙伴——我和三哥两弟兄,大平小平两弟兄,还有一个小名叫尼姑的。
       那是我第一次从毛李坐渡船去后港,过河时心情特别激动。下船踏上崎岖的冰冻小路不久,我脚上的布鞋就全烂了,只能打赤脚走,脚被冰碴划破了不少口子,也全然不顾。到了后港街上,大平先给每人买了两个炕粑粑,我们边吃边走,后港街的石板路冰凉冰凉。下午,小平突然说:“哎呀,晚上我们没地方睡觉。”大平说:“就到广平去。”大平小平的爸爸在当时的广平公社供销社收购组。从后港到广平有七八里路,我们走到广平已经天黑。大平的父亲先是把大平小平和我们训斥了一顿,然后简单地给我们弄了吃的。晚上,我们就在收购组收购的牛皮上面“滚”了一夜。这一夜,也未感觉雪有多大、天有多凉,因为我们五个小伙伴本就是一团火。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急忙往回赶。大家都一边走一边发愁,回去怎么面对父母亲啊?挨打挨骂怕是必不可少。俗语说,天塌下来有长子撑着。我有三哥撑着,所以也不怎么紧张。我们一到家,二哥就说:“你们到哪里去啦?街上邻居们都说,看到你们五个从长湖的冰面上爬过去的。父母亲还有哥嫂,我们都到河边去找,找到深更半夜还没人影,以为你们爬到河中间冰破了,五个都掉到湖里淹死了。你们就好好等着挨打吧!”据说,我们在广平住的那一夜,五个小伙伴的家人都在长湖边号啕大哭,哭得昏天黑地。
回家后才知道,大平是偷的他母亲购买仔猪的钱。我们家里听说后,就将我们两兄弟到后港花的钱还给了他家。我们花了一两块钱。当时,过河费每人五分钱,一个粑粑两分钱。
        捞鱼摸虾是伙伴们的最爱
        我生长在长湖边,常与小伙伴们在湖汊湖边、河沟堰塘里捞鱼摸虾,有时收获满满,有时空手而归,乐此不疲。
        捞鱼摸虾,靠水吃水。用虾搭子搭鱼虾,是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收获的鱼虾,母亲会用辣椒面粉做成鲜香的美味,菜名叫“鱼虾糊涂”,味道鲜美可口。我们还在堰塘里用钓钩下甲鱼。方法是在长线上系上钓钩,钓钩上挂一片猪肝,将长线往堰塘边的树枝上一拴,让挂有猪肝的钓钩没入水中。第二天一大早去看,常常能收获到甲鱼,有时是大的,有时是小的,也有时候放空。要是钓到大的甲鱼,全家人就会兴高采烈地打牙祭。
        刷“风刁子(长湖里的一种小鱼)”也是我们在长湖边捞鱼摸虾的一种方式。我们在小小的鱼钩上缠上蜘蛛网,将鱼钩往水中一甩,“风刁子”便抢着吃。这时,我们猛地往上一拉,“风刁子”就被拽起来掉在沙滩上。这种诱饵牢实,久钓不换。
        小伙伴们还经常在湖汊河沟里用竹罩网鱼,用蒸网搬鱼,或者将河沟两端封堵后,设法把水舀干、抽干,然后捉鱼,有时候鱼多,力气没有白费,有时忙活半天却没有鱼。最有趣的是在湖里围鱼,用湖里的菱角梗子和杂草,把它慢慢围成一圈草墙,由大到小,起初1000多平方米,围到最后面积就10平方米左右,里面常有鲤鱼、鳊鱼、鲫鱼等,有时可以围到好几百斤鱼。
        远去的渡口美好的记忆
        长湖渡口,其实没有停靠码头,来此过河的人,或站或蹲或席地而坐。撑花伞的戴草帽斗笠的穿雨衣蓑衣的,夏天更多的是光着臂膀的,他们等河岸日出日落,看渡船来来往往。
        随着引江济汉工程的新建,毛李镇公路出行已是十分便利,昔日的长湖渡口便自动“停摆”。曾经码头边的绿水白帆、荷花野鸭,渐渐成为远去的记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长湖渡口非常重要。那时,从毛李到后港,因公路交通不便,要过两座渡口,过两次河。无论风吹雨打,还是冰天雪地,渡船一年四季都是要开的,除非整个湖面冻住。
        渡口边等船的人络绎不绝,等待上船出发,等待下船回家,来来往往,热闹非凡。渡船收的过河费最初是每人五分钱,后来涨到八分钱,再后来为一毛、两毛、三毛、五毛,直到一块钱。
        1970年冬天,大雪纷飞一个多月,整个长湖,除了湖心,大部分水面都封冻了。冰面上可以走人,可以滑冰。河面冰封后,两岸的人有事时,便只能走陆路绕去对岸。
        乘船过河到对岸有八里路,走路里程则是过河的一倍。我在后港读高中时,乘船的过河费是5分钱。为了省过河费,我一个月只回家一次。有时候,还从学校步行15公里回家。因为,当时的五分钱,是我在学校一天的生活费。
        求学路上,过了多少次河,走了多少里路,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后来,我参军入伍,便没有坐家乡的渡船了。1985年,我和爱人一起骑自行车从拾回桥镇到后港镇,然后坐了一次渡船回家。遗憾的是,当时忘了保存过河的船票。而那小小的船票,曾经承载了生活在长湖周边的数代人的美好记忆。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