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心念之处是故乡

时间:2024-09-01 12:00     来源:荆门日报     作者:李淅伟    点击:


        在老朋友胡丰臣的新作《渐行渐远的故乡》的深情回忆中,我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跟随作者的叙述,缓缓踏上那片充满回忆与眷恋的归乡之路,内心深处如波涛般起伏,思绪亦随之跌宕。
        胡丰臣讲述了他在办完母亲的三周年活动之后,内心那种难以名状的失落与伤感汹涌而来,这种感觉如同一记重锤,重重地砸在我的心上。当作者把父母的遗像小心翼翼地放上车子,那难以抑制的泪水,那鼻子一酸的瞬间,令我也不禁眼眶湿润。我仿佛窥见了他内心深处的空洞与无奈,深切体会到那种失去父母便失去故乡依托的痛楚。“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此刻的作者,将这句话的沉重诠释得淋漓尽致。我亦是如此,前年岁尾,在即将退休之时,我离开了与作者同一个故乡——大柴湖,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广州。每当夜深人静,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尤其是对仙逝父母的怀念,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让我在这繁华而陌生的城市中倍感孤寂。
        胡丰臣笔下的故乡曾经的贫困,是那般真实而深刻。那片由汉江冲积而成的荒湖滩,先辈们为建设丹江口水库迁徙至此,承载了他们无尽的汗水、泪水与艰辛。缺粮的岁月,人们为生存苦苦挣扎,父母为一家人的生计忙碌、奔波、发愁的画面,仿若近在眼前。作者父亲扎锅笼、编箩筐补贴家用,母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不知疲倦地操持家务,这些情景让我感同身受。曾经,我与作者一样,对故乡怀着复杂纠结的情感:埋怨过故乡的贫穷和落后,渴望早日离开,去追寻外面世界的精彩。然而,当真的离开了那片熟悉的土地,才愈发明白,那份“怨”并非是对故乡的嫌弃,而是源于年少时对美好生活的急切渴盼。正如作者所言,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领悟了故乡的深沉与包容。
        作者为摆脱贫困,以父亲那“可为家里省出一点口粮”的朴素愿望为“逃离”故乡的动力,凭借自身努力和时代的机遇,一步步离开了故乡,走向远方。而我在退休后来到了遥远的异乡,尽管这里繁华喧闹,但我心中总有一处空落落的。陌生的街道、陌生的人群,令我愈发怀念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曾经熟悉的邻里乡亲的笑脸,儿时玩伴们的欢声笑语,如今都只能在记忆中寻觅。
        每当手机那边传来故乡亲切的问候和关切的话语,心中便会涌起阵阵温暖,仿佛又置身于故乡温暖的怀抱。或许,积极参与故乡的网络社群, 通过大柴湖移民文化研究会的线上交流,了解故乡的发展变化。目睹故乡新建筑拔地而起,新道路宽敞平坦,高铁即将建成通行,心中既为故乡的进步而欣喜,又为自己不能亲临近距离感受这些变化而感到些许遗憾。
        “故乡山水心中画,游子情思梦里诗。”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无论故乡如何变迁,那份深深的眷恋和思念都永不改变。正如作者所言,故乡的山水滋养了我们的身心,那里有我们的根、有父母的身影、有割舍不断的乡愁。即使岁月染白了我们的双鬓,时光让我们步履蹒跚,故乡依然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渐行渐远的故乡》里,作者抒发的个人内心的真挚情感,很容易引起异乡游子的强烈共鸣。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故乡在心中的地位,让我们更加珍视那份珍贵的乡情和乡愁。因为故乡有我们的过去、有我们的牵挂、有我们的灵魂寄托。
        心念之处,便是故乡,无论你走了多远!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