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楚辞、方言与吟诵

时间:2024-08-08 14:24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黄俊杰    点击: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诗歌体裁,后人往往将楚辞中的代表性作品《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将文人也称为“风人”“骚人”“骚客”。
楚辞被编纂成集,是出自于汉代的学者刘向,但作为一种南方的民歌,很早就产生了。如涂山氏之女等候大禹,作“候人兮猗!”(《吕氏春秋·音初》)《诗经》中的《周南》《召南》是江汉流域的歌曲,也有不少作品或用“思”字,或用“兮”字,如《周南》中的《汉广》,《召南》中的《摽有梅》等,和楚辞的句式很接近。
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曲不断发展,内容也逐渐丰富。如越地的“越人歌”(《说苑·善说》)、徐地的“延陵季子歌”(《新序·节士》)、吴地的“庚癸乞粮谣”(《左传·哀公十三年》)、楚地的“沧浪歌”(《孟子·离娄》)和“楚狂接舆歌”(《论语·微子》)等。这些歌曲句法参差错落,托体“兮”“猗”,楚辞形式特点明显。
最能体现南方民歌向楚辞演变的代表性作品是“九歌”,是屈原在原民间祭歌基础上修饰、加工而成的祭祀歌曲。宋代学者黄伯思在《翼骚序》中说:“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直斋书录解题》所引)”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首诗,描写自己少小离家,垂老还乡,人与事早已变化,唯有乡音如旧的情景。乡音应是方言,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人们早就观察到方言的存在。《礼记·王制》说:“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东汉王充说:“经传之文,圣贤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谈异也。”(《论衡·自纪》)分别从地域空间(共时)与古今历史(历时)的维度看出了方言的特点。
西汉扬雄所著《方言》是我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大类。地域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一般来说,一种地域方言集中分布在同一个地区,当然也有移民将一地方言带到他处的,如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移民的方言取代了江南宁、镇地区原有的吴方言,现当代流布海外的粤语和闽南话等。社会方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因职业、阶层、年龄、性别、场合等的不同,在口音、措词、言谈上也会有差别。
荆门方言是一种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方言。它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区方言,通过京汉古道和襄荆古道传入荆门地区。荆门方言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但也有其独特之处。例如,荆门方言中的轻声调“短而不轻”,这与普通话中的轻声调出现规律相同。此外,荆门方言还有一种特殊的发音现象——弹舌音,这种音只在弱读的后缀“-子”中出现。同时也应注意到,荆门是古荆楚的中心地带,其方言中具有代表性的语气词“哒、沙、些、啵、子”等,都是源于楚辞的语气词。
吟诵是一种依据文字的声调行腔使调的读书法,是介于诵读与唱歌之间的汉文古典作品口头表现艺术形式。“吟诵”二字在文献中的连缀出现于中古时期。如《晋书·儒林传·徐苗》:“苗少家贫,昼执锄耒,夜则吟诵。”《隋书·薛道衡传》:“江东雅好篇什,陈主尤爱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
但吟诵这一活动的出现却要早得多,它源于我国诗乐一体的传统,如《尚书·尧典》就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序》也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吟诵声腔的形成与东晋南朝以来的佛经转读及音韵学的发展有关。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说:“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吟诵在近代的兴盛,主要得力于有清一代桐城派古文家的倡导。前有刘大櫆《论文偶记》,“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此后姚鼐、曾国藩、方东树、梅曾亮、张裕钊诸人皆有论述,总结出“因声求气”的文章理论。唐文治先生在曾国藩《古文四象》的基础上将古文读法分为五种:急读、缓读、极急读、极缓读、平读。他认为文章之妙在“神、气、情”三字,将吟文总结成十六字诀:“气生于情,情宣于气,气合于神,神传于情。”可谓集吟文之大成。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