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文博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文博天地

古城穿越5000年——探访沙洋城河遗址考古发掘

时间:2022-03-16 17:03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陈兴国 赵永华 郑姗姗    点击:

2019年3月29日,2018年度“中国考古界奥斯卡奖”——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沙洋城河遗址入榜。 城河遗址位于沙洋县后港镇,2012年,为探索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尤其是中等规模城址的聚落特征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首次发掘。随后,考古队进行了多年的勘探和发掘工作。2018年,一座集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祭祀遗存和大型墓葬区为一体的完整史前古城揭开面纱。 “从2012年城河遗址第一次发掘开始,我就有幸参与其中,2017年底发现的首个墓葬的试探性发掘是我从头到尾用手铲和竹签,一点一点揭露出来的。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也可能是将来都难再有的经历……”谈起参与沙洋城河遗址阶段性考古发掘的经历,荆门市博物馆考古队员范晓佩难掩自豪和兴奋。 课题研究 城河遗址列为考古对象 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踞江汉平原西北部,水资源较丰富,城河就是其中的一条河流。城河发端于北部山地,蜿蜒曲折,向南流入后港镇边上远近闻名的长湖。 城河遗址位于后港镇双村村(旧称城河村)13组、龙垱村3组,北依起伏连绵的土岗岭,南临东西走向的平川。城河及其支流分别从遗址西、南及东侧流经,于遗址东南方汇合。 城河遗址最初发现于1983年,当时被命名为“草家湾遗址”,考古人员根据采集到的陶片认为是新石器时代遗址。2006年,荆门市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复查,推测遗址可能是屈家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城址,面积约70万平方米,并将遗址更名为“城河遗址”。 2012年,为探索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尤其是中等规模城址的聚落特征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选择研究对象。 “迄今在长江中游地区共发现了17座史前城址,在荆门境内有城河遗址和马家垸遗址。”范晓佩介绍,“当时长江中游史前城址的研究状况,一是在城址聚落布局方面研究少,尤其是中等规模城址缺少深入探索;再就是汉水西部城址群有待深入研究。相关人员实地调查后,综合考虑觉得城河遗址比较理想,它位于汉水西部,面积在70万平方米,属于中型城址,以前也没有做过具体的考古工作,且城墙保存比较好,就将它定为课题研究对象。” 同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会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沙洋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城河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 “当时,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认遗址是不是一座城,以及它的年代和文化属性。”为此,考古队对南城垣进行了解剖,并对遗址中部台地进行了选择性发掘。“通过勘探、发掘,发现城河城址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偏东北部未见城垣,而是以西北—东南向的自然高岗地作为天然屏障,其他部分的城垣为人工平地起筑。在城墙内坡发现了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存,中部台地也发现了大量屈家岭文化的遗迹和遗物。”范晓佩说。经发掘,考古队明确该遗址为屈家岭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早期的重要城址,距今5000—4500年。 系统探究 史前古城布局展露轮廓 2013年至2017年,考古队分别对城河遗址进行了系统勘探和多次发掘。本着“先结构、后布局”的学术路线,在确认城垣年代、结构和建筑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厘清城址内外的人工水系结构和功能布局。 “先民对水的利用和改造在城河遗址得到体现。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有人工改造的内河,城垣东南、西北及北部设有水门,让人工水系和自然水系形成互通。护城河在外起到防御的作用,引水入城,既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用水,又防止出现旱涝。”范晓佩回忆2013年对遗址水系调查和勘探获取的信息时,对先民的智慧充满敬佩。 2014年到2017年,考古队对城址内多个地点进行了布方发掘,队员们不分酷暑严寒,常年沉浸在城址内外的勘探、发掘工作上,基本摸清了城址的结构、功能以及城河先民大致的活动场所布局。“城址中部台地建造有大型院落式建筑、广场,大型建筑周边分布着中小型房屋;台地东南部为祭祀区,修建有黄土台,周围散落着筒形器、四耳器等特殊器物;另外还有一些陶窑,应该是陶器生产区。在南城垣内坡台地也有普通的生产、生活设施。除此之外,东北岗地外侧对于外城壕的解剖也有了新的发现和收获。” “诸物皆备,只缺一环——城河城址多年的探索一直未发现墓葬,而一个完整的聚落是不可能没有墓地的。因此,考古队始终未放弃对墓地的找寻。”范晓佩说。 科学发掘 神秘葬俗填补考古空白 2017年11月,考古队在城河遗址北城垣外侧200米左右的王家塝地点进行勘探时,发现了两座墓葬。“其中大一点的墓葬长近3米、宽近2米,相比已知的屈家岭文化墓葬面积要大;探出的墓葬填土也不像新石器时期的。”范晓佩说,开始大家都不敢贸然断定它的年代。于是,展开了试掘。 “作为城河遗址发现并发掘的第一座墓葬,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为承载了太多的关注和期待,它的发掘和信息获取必须科学而严谨,最终得出的结论才能站得住脚。因此整个发掘过程极为精细,严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规程,用手铲、竹签,一点一点清理,全程做好各种资料记录,采集样本等。”范晓佩说,挖了不久,在墓坑东北角距墓口深约30厘米处,发现一件泥质黑陶双腹碗,倒扣在另一件泥质灰陶釜上,显然是有意为之。从两件陶器器形方面呈现出的文化特征,基本可以确定这座墓葬的年代为屈家岭文化时期。继续下挖,在距墓口深约1.3米处发现了明显的棺痕,棺痕内外也露出了黑色的陶器。同时,旁边的小墓也完成发掘。考古队员对出土器物进行了研究,并邀请一些专家到现场察看,确认两座墓葬年代均为屈家岭文化时期。 基于这一发现,2018年3月,考古队对王家塝地点进行了较全面的布方,共发现墓葬200余座。随后,对这些墓葬进行了测点和航拍,最大程度获取了墓葬的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墓葬分布的空间位置逐步进行发掘。 从目前已发掘的墓葬情况看,墓地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在发掘区内,面积在10平方米及以上的大型墓葬有7座,大、中型墓葬使用体量巨大的棺木,随葬精美的玉钺、石钺、漆器、象牙器、大量磨光黑陶器和猪下颌骨等。小型墓葬规模较小,葬具的使用率低,随葬品少,甚至有几座小墓共用一个陶器坑。 “很多墓葬使用了葬具,这在长江中游地区同时期的其他墓地极为少见,尤其是首次大规模发现了史前独木棺,最大的直径达1.5米左右。有的在棺内还设有隔板,隔板下面放置随葬器物,板上放置墓主尸体。”范晓佩介绍,此外,发掘中,还发现了同穴多室合葬墓、个别偏洞墓葬。“其中有两个墓最让人惊叹,大墓为‘同穴三室’、小墓为‘同穴双室’,两墓连在一起。而且,大墓三个墓室均随葬象征权力的玉钺,墓主应为三名男性;小墓的建成时间要晚于大墓,两个墓室都随葬有纺轮,墓主应为两名女性。”考古队员们猜测,这两个墓之间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结合相关资料可知,王家塝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填补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大型墓葬较缺乏的空白。目前,对它的发掘和相关研究还在进行中,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座五千年前古城完整的生活面貌将一一呈现在大众面前。 (图片由城河遗址联合考古队提供) 人物档案 范晓佩,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系,2009年进入荆门市博物馆,主要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了荆门子陵无名冢、沙洋严仓墓地、城河遗址、纪山林场遗址,以及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蒙华铁路、荆荆铁路等文物保护项目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在《考古》《江汉考古》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