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焊枪共舞,共焊花齐飞,各种烫伤浑不怕,工作服上的洞眼早已习惯它。”这是人们对电焊工的形象描述。
都说做焊工苦,做焊工难,44岁的熊燕利却在这一又苦又难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3年。23年间,他从普通的电焊工人成长为我市电焊行业的翘楚,先后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湖北省首席技师”“楚天名匠”等荣誉。
初出茅庐,他靠“四勤”崭露头角
1995年,从技校毕业的熊燕利进入荆门石化,他原本学的专业是铆工,可是因工作需要换了工种,焊工便成为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放弃了所学的专业,年轻的熊燕利并不觉得遗憾,他对焊工有着一种莫名的喜欢,端着焊枪,拿着面罩,火花四溅中,一个个小模型在他手上诞生,他觉得那种感觉异常美妙。
熊燕利主动买来各种焊工书籍恶补理论知识。在学习电焊的封闭训练期间,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他穿着厚重的工作服,跟着师父学习平焊、立焊、模焊等技能,整日除了上班、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练功房里练习焊接的基本功,天天早出晚归,却丝毫不觉辛苦。
原本对焊接一窍不通的熊燕利,靠着“眼勤、手勤、嘴勤、腿勤”,短短2个月就考取了锅炉压力容器焊接项目的合格证。这对于一名电焊新人而言,可谓一项难得的成就。熊燕利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勤学巧思,陆陆续续又取得了电焊项目十余个项目的合格证,迅速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电焊能手。
巧花心思,他变身焊接岗位“全科医生”
在工作中,熊燕利因其精湛的焊工技能,成为荆门石化装置大检修和改造工程,急、难、险装置抢修工作的生力军。他带领同事们攻克了施工中的许多焊接疑难问题。
2015年,因工作需要,他服从单位的安排,调到湖北金石炼化建设有限公司焊培中心工作。2016年,又调入设备制造分公司,当时分公司承接了加热炉的热处理业务。为节约成本,他们找来报废的加热片,将可以重复利用的瓷片和加热丝拆下来,用不锈钢板制作加热片的外框。这样一来,只需购买部分零部件,就能恢复加热片的原有功能。但是电阻合金带属于耐热钢,没有相关的焊接工艺,如何焊接成了一个大难题。熊燕利查阅大量资料,发现采取氩弧焊焊接修复后的电加热片完全能满足热处理炉的工作需要。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约成本近20余万元。
2016年6月,荆门石化分公司上了一个重点工程,加热炉的现场制造是工程中的重点控制项目。可是加热炉需焊接的炉管材质为复合钢,该材料本身就容易产生焊接裂纹,再加上现场空间狭窄,无法正常施焊。面对挑战,熊燕利反复试验,最终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焊条电弧焊填充、盖面的焊接方法,焊前进行焊条烘烤、坡口检测、背面充氩气保护、预热,由两名焊工配合施焊,焊后立即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24小时后进行100%射线检测,焊接合格率达到100%。
从1998年开始,熊燕利年年参加荆门石化总厂、荆门市、湖北省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的各种技术比赛,多次获得状元和技术能手称号。在23年焊工实践工作中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学习,熊燕利解决焊接疑难杂症15项,获得技术革新成果28个,成为企业焊接岗位的“全科医生”。
倾囊相授,他培养年轻焊接能手
“技能,传承下去才有价值。”这是熊燕利常说的话。作为一名高级技师,他在平日的工作中,就将他的焊接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焊接人才。
熊燕利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后,不仅承担了公司焊接技术创新工作,还负责公司焊工的培训工作。在工作室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下,公司焊工二氧化碳气保焊、氩弧焊、自动焊、手工焊方面的技术人才层出不穷,多次参加省市技术比赛取得良好成绩。
在熊燕利的带领下,公司的焊接能手多次参加省级、市级技术比武,均获得不错的成绩。2016年10月举行的荆门市技能大赛,熊燕利向参赛者传授比赛经验,模拟比赛时的多种焊接方法,最终该公司焊工获得了焊接比武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2017年,金石炼化公司组队代表荆门市参加湖北省焊工技术比赛,获得个人第三名、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
对于工匠精神,熊燕利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工匠精神就是对于精益求精的追求;工匠精神就是专心、专注,尽心尽力,把自己喜欢的焊接工作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