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文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荆门群星 > 文体

余鑫

时间:2015-07-27 16:08     来源:未知     作者:洋狐狸    点击:

余鑫是一位80后大学生,由于酷爱中华传统的篆刻艺术,在读大学期间他一边学专业,一边学篆刻,勤学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年轻篆刻家。目前,余鑫正潜心于以篆刻汉字的方式来传承中华文化。

  记者在与余鑫交谈中,得知他对篆刻艺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篆刻不仅是传统的手工活,更重要的在于艺术思想的表现力上。简单的篆刻入门很快,但真正要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并非一朝一夕。

  余鑫不仅爱篆刻,也爱研究历史。他说,我国的汉字起源于甲骨文,篆刻是随着汉字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讲究的是文脉。以书法笔法为例,书圣王羲之将笔法从魏晋传到隋唐王氏七世孙释智永。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年百岁乃终。智果、辨才、虞世南均智永书法高足。中唐颜真卿时,笔法尚存。其后改朝换代,笔法业已失传。但篆刻流传至今,已成为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

  今年29岁的余鑫,毕业于长江大学农学院。2005年,他在上大学期间,参加了学校的书法兴趣班,并拜擅长书法艺术研究的朱道卫教授和精通篆刻的萧翰教授为师。刚开始,他就系统地学习朱道卫教授讲授的书法理论知识和书法实践课程。课余时间,他与爱好书法的同学经常举办书法活动,邀请书法名家参与指导,聆听教诲。书法与篆刻的关系密不可分,唇齿相依。所谓印从书出,故学篆刻者不得不通书法。多次亲见萧翰教授切刀之法刻印全过程,始得真传。

  怀揣梦想的余鑫,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就职,曾辗转到武汉等地工作。业余时间仍然迷恋于书法篆刻艺术。有一次,他的导师朱道卫教授到天津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期间,还专门抽出时间通过视频为余鑫讲授书法,为其解惑。朱教授从天津返回武汉时,又专门把收为弟子的余鑫引荐给了湖北省青年书法家联谊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当代书法网坛主张尤。

  从此以后,余鑫在书法篆刻艺术的道路上又多了一位老师。张尤老师20多岁就已成名出道,《书法报》1985年创刊号上还刊登有张尤老师的篆刻作品。张尤老师为人和蔼可亲,名列当代十大女书法篆刻家之一。汉上书法群英荟萃,张尤老师对年轻的余鑫爱护有加,经常带他参加书法篆刻活动。余鑫在张尤老师手把手的传教下,在书法篆刻艺术上又有了很大的长进。

  不久,余鑫辞职转入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创办的《书法报》当记者。在报社工作的两年时间里,他采访了一大批书法老前辈和篆刻名家。这一时期,他接触了老一辈的西泠印社篆刻名家樊中岳、刘欣耕;还有书法篆刻前辈毛羽、兰干武、严海南、陈明华、张波、李金豹、樊利杰、叶青峰、金日发、秦江红等老师。同时,他还结交了一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书法篆刻才俊孙超、何东、张永彬、王进喜等,通过与名家交流学习,互相切磋,他在书法篆刻方面又上了一个台阶。

  余鑫在学习书法篆刻艺术的道路上,常以名家为楷模。他在《篆刻笔记》中曾写道:篆刻一脉,当从西泠印社说起,与荆门有关联的不得不提起汪新士老前辈。汪老是西泠印社早期社员、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王福庵嫡传弟子。1957整风1973清理阶级队伍,汪老曾两度入狱来到钟祥和沙洋。其狱中授业的故事也一时传为佳话,收下的大弟子昌少军现为湖北一级学术团体湖北省中流印社社长。1986年,汪老决定在楚文化发祥地倡导西泠精神,培育新时期的书法篆刻艺术人才,在荆州创建了南纪印社。汪老将印社取名南纪,取意于《诗经·小雅·四月》诗句: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南纪印社现任社长萧翰教授是余鑫从事篆刻的启蒙老师。

  余鑫说,任何一门技艺,尤其是来自传统文化的技艺,都需要沉下去,更多时候是一个卧薪尝胆的过程。太师父汪新士5岁开始跟随父亲临帖写字,15岁师从伯父汪访平、舅父余绍宋研习篆刻,临摹西泠八大家作品。1946年,汪新士加入了西泠印社这所篆刻艺术殿堂。当年,与他同时入社的有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大千时年48岁,他只有24岁,是当时西泠印社中年纪最小的,直到现在还保持着这个纪录,可谓少年得志。

  2013年初,余鑫来到荆门成亲,爱人是荆门一家医院的医生。余鑫成家后,由于小孩出生,他辞去了在武汉的工作定居荆门。当他回到太师父曾经卧薪尝胆的荆门,决定安静下来,抵制诱惑,潜心钻研书法篆刻,争取有一番作为。他在家人的支持下抛开一切杂念,以书法篆刻为本,创办了抱艺轩。每次他在发表篆刻作品时,都会请萧翰教授逐一指教评点,从不马虎,并时常以太师父汪新士告诫的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以古为师”“印外求印等严格要求自己。

  余鑫在潜心篆刻创作的同时,还注重篆刻的历史研究。他在《书法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写道:篆刻是汉字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篆刻有史以来印章的制作都是由匠人完成。直到明代,书画名人参与才让篆刻艺术蓬勃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篆刻的篆法、章法、刀法体系。今天篆刻的印章已不同于工作中所用到那种用电脑刻制的公章、私章,而是以一种艺术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印为画增色,画为印传名。篆刻艺术与诗词、书法、绘画合称为诗书画印。

  湖北当代篆刻家萧翰对余鑫的篆刻作品做评价时谈到,余鑫的篆刻作品整体感觉很好,用刀准确,刀法有变化,且有笔墨味。若能在用刀上再大胆一点,切刀再多一点,则表现瓦当这一路风格将更准确。今后刻印,一定要去掉削、修、刮等小心翼翼的做作手段,要小心落墨,大胆奏刀。齐白石诗云:做摹蚀削可愁人,与世相违我辈能。快剑斩蛇成死物,昆刀截玉露泥痕。应当深入体会,主动培养自己大胆奏刀的气魄。

  余鑫痴迷于篆刻创作,两年来,他所购印石数量达两千方,如今已所剩几无,算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功课之余,为以印养印,他通过网络结交了一大批书画朋友。书画家爱印,常请他刻印,他从不推卸。每刻一方印,他都当作一次创作完成,从不急功近利。荆门收藏家刘鸿冰赠他一本《唐醉石印谱》,他爱不忍释,一直作为古风今存的榜样习之。

  随着篆刻创作的不断深入,余鑫知名度越来越高。如今他已是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纪印社社员。2013年,他撰写的书法文章发表于《书法报》,他创作的篆刻作品入展《青春放歌”——第二届湖北省青年书法篆刻展》。愿余鑫的篆刻艺术在创作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务实创新。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