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最初产生于古代的巫术和神仙方术。东汉末年顺帝时(公元125-144年),其创始人张道陵等主张加入道教的人,必须交五斗米,故又将道教称为“五斗米教”。
何为“道”?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道士高人和文人雅士在苦苦追求,提出了许多玄而又玄、似懂非懂的理论。按一般理解,“道”就是宇宙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和变化规律,世间万物皆由“道”派生而出并发展演化而来。也即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与佛教的区别,人们用了一个简单而形象的比较:佛教追求的是来世,道教追求的是现实,这话极有见地。道教是一种世俗化、人性化和功利化的宗教,它的理论,它信奉的神仙,它的建筑风格等,无不与这一特点有关。就道教的庞大神仙群落为例,除了中国固有的神话传说人物外,还纳入了许多历史名人,如老子、庄子等。同时,它又依据现实生活需要,虚拟了许多人性化的神灵。比如,人们为了多子多福,神便派生了送子娘娘和娘娘庙;人们为了追求发财,便建了关帝庙,供奉关帝;人们为了保证五谷丰登,便建起了土地庙,供奉土地神;人们为了吃饱吃好,便供奉灶王爷等等。典型的道教建筑,一般由神殿、膳堂、僧舍和园林四部分组成,其总体格局基本上是采取中国传统三进院落式,中轴线上一般由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等组成。
据清乾隆《荆门州志》载,公元503年至557年,道士张元始在沙洋县马良镇马良山修庙炼丹,这应是荆门道教的发端。荆门道教鼎盛时期在明代。由于明世宗(嘉靖皇帝)父子笃信道教,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他的发祥地钟祥及其周边,道观林立,香火旺盛。据史料记载,在民国时期,荆门全境共有道教庙宇119处,其中:东宝、沙洋有70处,钟祥33处,京山16处。著名的有荆门城区的白龙观,白云楼,圣境山,钟祥的元佑宫、玄妙观、上真观等。
随着世事变迁,目前我市保存完好的道教建筑有白云楼和元佑宫。白云楼坐落在荆门城区的白云大道旁,为洞、台、楼浑然一体的古建筑群,是为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修建的。元佑宫坐落在钟祥市城区镜月湖畔,系明嘉靖皇帝御敕而建,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它坐北朝南,由面壁、山门、大殿和钟鼓楼等古建筑组成,红墙碧瓦,斗拱飞檐,十分壮观。不过这座辉煌的古建筑群今日已不是道场,而是钟祥市博物馆的展室,里面丰富多彩的馆藏让人过目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