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是信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现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耶稣教三大派别。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的巴勒斯坦一带,相传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所创。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基督教最主要的仪式是为纪念耶稣的复活,而举办的每星期天主日崇拜活动。
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唐朝初年,有1300多年的历史。由于它的教义强调只能信奉上帝,不能崇拜祖先,这样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相悖,因而传播面不大。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殖民势力的侵入,列强们利用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强行推行他们的宗教,于是基督教便在中华大地得以广泛传播。根据解放初期统计,当时天主教信徒在我国有270万人,基督教信徒有70万人。
天主教和基督教在荆门的传播均始于清代。据《荆门市志》介绍,天主教是在公元1661年至1663年间,由法国耶稣会教士穆迪传入,最早在沙洋县拾回桥一带发展信徒。此后,在荆门城区、沙洋、钟祥、京山及其人口集中的集镇,都有外国传教士的踪迹。他们划分了教区,建立了教派组织,修建了众多的教堂(天主教)和福音堂(基督教),不少教会还建立了学校和医院。像钟祥的普爱医院(现钟祥市人民医院前身)就是在1908年,由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湖北分会开办的,他们借给病人看病之机,传授基督教义。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土崩瓦解,外国传教士纷纷打道回府,天主教和基督教也逐渐衰落。特别是十年“文革”,更是受到极大冲击。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了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保障公民的信教自由,从实际出发,又恢复和兴建了一批教堂。像坐落在荆门象山风景区内的基督教福音堂,可容纳数百人“礼拜”。不过,在目前信教的群众中,还以老人和妇女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