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民间文学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荆艺荟萃 > 民间文学

牯牛岭的传说

时间:2012-04-16 00:00     来源:     作者:高向雄    点击:

    在漳河新区漳河镇苏集村二组,有座名叫“牯牛岭”的山岭,据说是因为山上有一块大石,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这块自然形成的“石牯牛”,头朝北,尾在南,睡卧在一块大石头上,约2米多长。说起这石牯牛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

  古时候,由于战乱和瘟疫的原因,这一带人迹罕至。明代朱元璋夺取天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移民,因江西人多田少,一名叫曾文昭的江西人带着全家,牵着耕牛来到这里,挽草为记,划了一块地盘,开窑烧砖烧瓦,建起新房,又整修田地塘堰,很快发家致富,这头牛立下大功。在江西的移民中,有的牵马,有的牵驴,不能耕田,就来找曾家借牛,曾文昭倒是豪爽,有求必应。

  有户周姓移民为了讨好曾家,便将11岁的儿子送来为他放牛,分文不取,只在春秋二季借牛耕整十来亩田地,两户达成协议,很快周姓也丰衣足食。两家人十分看重这头耕牛。

  一天下午,周家的娃子照样上山放牛,在山顶一块平地抓石子玩。突然,从山中窜出来一只饿虎,一声巨吼,娃子一看不得了啦,便灵机一动,迅速爬上一棵大树。老虎围绕大树边转边吼,娃子紧紧地抱住树干一声不吭。老虎抓不到孩子,饿极了又扑向牯牛,牯牛也不示弱,使猛力用牛角一顶,就把老虎的肠子剜出来了,因天色不早,牛便独自回家了。

  小孩放牛总是牵着牛绳,走在前头,牯牛跟在后面,这次曾文昭只见牛,未见人,定睛一看,牯牛全身有血,牛角上还缠着肠子。老头子误以为是牯牛发疯把娃子剜死了,也气极了,叫家人用铁棍把牛打死了。

  这放牛娃在树上又恨又怕,躲了一夜,第二天清早才回家。曾文昭见到吓了一跳,忙问:“你没有被牛顶死啊!”放牛娃将老虎窜出来,牯牛勇猛地同老虎搏斗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了。随后,大家一起上山,果真发现一只大老虎死在山顶上。真相大白,曾文昭觉得冤枉把牛打死了,亏待牛了。曾周两家一商量,将牯牛抬上山顶,精心安葬了。

  后来,这片埋牯牛的地方慢慢形成了一块大石,形状酷似牯牛。天长日久,这石牯牛便成了镇山之宝,老虎、豹子、豺狼来了,看到石牯牛,吓得转身就跑。在石牯牛的东南边,还长出了两棵皂荚树,越长越大。四周又长满了野菊花,被当地人称为“菊花围皂荚”。后来石牯牛西边修了一个店子,叫“踏八集”,南又修了一座庙,叫“太保庙”,这块地方越来越显灵。如遇天旱,人们去磕头烧香求雨,如发现这石牯牛鼻子上流汗就有雨下。这两棵皂荚树,一高一矮,一粗一细,被称作“夫妻”树。

  数百年来,每逢正月十五,周围的群众都到这里赶“石牯牛寨子”,买卖农副产品,吃喝玩样样都有,非常热闹。如今,这块宝地被一户商家看中,在石牯牛东北修了宽大的房子,门前用水泥塑了一头牯牛,取名“牯牛岭山庄”,远近客人常来这里就餐住宿,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摘自《荆门日报》2012年4月15日P1版)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