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区一些坡地上,长年累月自然形成肥沃的腐土层,那里灌木丛生,野草繁茂。在众多的野草中,生长着一种草本植物----绵枣子,其植株外形同山间的中华兰相似,但叶片比兰花叶纤细短小,一般只有两片叶,茎球形状像小葱头。
山民将绵枣子的茎球挖回家,剥去外层黑色的老皮,露出白嫩的肉球。洗净,放进锅里蒸熟,待冷却后,装进一个瓷罐子中。由于山里绵枣子数量有限,一般一个农家顶多能挖到几公斤,刚好装满一个小瓷罐,然后封上口。绵枣子在密封的环境中自然发酵,糖分慢慢分解渗出,白腻的绵枣子逐渐变得暗红晶亮,并流出黏稠的红色液体,好像融化的红蔗糖。七八天后,打开封盖,甜润清香扑鼻,这时绵枣子就蜜好能吃了。绵枣子不能多吃,一个人最多一次能吃三五颗。山民一般用竹筷拣出小半碗绵枣子,供家人和邻里乡亲品尝。绵枣子一入口,顿觉甜味绵长,随后舌尖会感到一股淡淡的涩味,满口甜香糯涩,久久不去,让人回味悠长。
(摘自《走进客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