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民间文学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荆艺荟萃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化:妇女出嫁坐花轿

时间:2013-04-17 12:36     来源:     作者:地方文献    点击:

    荆门历史渊源流长,在封建社会里,大凡女青年出嫁都要坐花轿,这是农村娶亲的。
  “女的生来一枝花,灶前灶后吃锅粑”。过去妇女为“小人”、“屋里人”,受着“四权”及“三从四善”的压迫,一生中只有出嫁到婆家的那天为尊,故而坐花轿是颇荣耀的日子。
  女青年出嫁要选择良辰吉日,出嫁前要“开脸”,就是选两个年轻俊俏又有知识的且生育过的媳妇担任“上头”,帮出嫁女用手扯净脸上、前鞭、耳边、后颈的汗毛,对宽浓眉毛扯后要留成“弯弯一条线”,井偷偷告诉一些生理知识。“开脸”前称“毛丫头”,“开脸”后就成“新姑娘”了。
  “上头”,还将其头发梳洗得干干净净.一圈一圈地结成一个发簪,中间用银簪别着,外蘸黑色网子,这叫“绾纂”,插上由男方送来的宝石、玉石等头饰,有条件的人家还带上风冠,穿上霞蚊.用夹子和花卉装饰得漂漂亮亮。
  陪“十姊妹”,一般在出嫁前一天中午举行,选七十未婚女青年,大都是姐妹相称的人作陪,新娘加上“上头”的两个刚好十个。新娘身穿新衣,头顶“盏红”,坐在上方正中,面呈愁容,不吃不喝,只是长辈亲友来酌酒时站起来一下,待别人吃饱蝎好之后一起下席,进到房内,其母亲姐妹端来上好饭菜饱餐一顿。
  花轿有的一村备一顶,有的敷庄备一顶,披红挂绿,轿顶上插上喜鹊、凤凰或八仙人物,迎风招展。连柱子杠杆都是虹漆油的。娶亲的花轿是两人抬,另有两人轮换,也有四人抬,另四人轮换的,由东家 去请,有较高的工价喜钱。新娘上轿前全身上下都是新的,而且大都是红色,外套大红袍,下穿裙子,腰间系着两面铜镜,前小后大,名曰“避邪镜”,又名“降妖镜”,如在途中遇上妖魔鬼怪,如死人出殡、新坟堆等不吉利之事.即可逢凶化吉,避邪保平安。
  嫁妆不分富人穷人都是有的。富裕人家双柜双箱、桌椅板凳、被子蚊帐、碗筷一应俱全,连便桶也有,油得通红,动辄几十抬。穷人家庭,少不了一口箱于,内装换洗衣服之类。
  送亲,大都是新娘的叔叔、兄长或弟弟等人,各坐两人一抬的兜子,护送出嫁,在花轿的一前一后,以防路上出现意外事故或抬轿人开玩笑,这叫“压轿”。还有两面大锣,两个灯笼,唢呐陪送,一路吹吹打打,很是热闹。女儿上轿前其母要给一些用红纸包着的钱,这叫“封子”,以便随时应翻。走在路上,轿夫说要过沟、过河,新娘就要把硬币丢在轿子里,轿夫听到响声,就知道赏了饯,如未听到响声,则轿夫有意歪斜起伏,坐在轿内象轻舟飘浮在波浪之上,难受极了,这时新娘就忙丢硬币,响声不断,轿夫才改变方式,有节奏地慢行。有的新娘较乖,手持硬币敲得轿于底板直响,可钱并放的不多,欺骗轿夫。
  新娘从上轿直至路上,有泪无泪,一声半声地哼着,这叫“哭嫁’,不哭就不吉利,快到婆家下轿就不哭了。
  到了婆家,下轿后由两名女傧牵着新娘同新郎拜童,喝交杯茶入洞房,这叫“牵亲”。新娘下轿后,轿夫忙从轿内收拾赏钱,平分之后才进屋歇息。送亲的则在屋后等着,这叫“坐阳沟坎”,待新娘人洞房后才请送亲的“亲家”进屋,而以上宾相待。
  解放以后,坐花轿的旧习俗已改掉,以骑马、骑驴代替或步行。80年代以后,在农村出嫁的姑娘有的坐拖拉机、汽车,有的坐吉普车,现在在城市则坐轿车了。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