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民间文学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荆艺荟萃 > 民间文学

兰台书院的传说

时间:2011-10-31 00:00     来源:     作者:余维平    点击:

  位于钟祥城区的兰台书院,是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安陆府知府张世芳率本府所辖四县(钟祥、京山、天门、潜江)和荆门州所辖三县(荆门、当阳、远安)共七县的官员募捐集资所建。成为当时安陆府所辖5县2州士子们求知问学之地。

  兰台书院为明清二进硬山式建筑院落,现坐落在钟祥市兰台中学校园内,成为现代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传播基地,文风日盛,培育出了大批的优秀学子和国家栋梁之材。   

  说起兰台书院的修建,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相传,清乾隆年间,兰台出了一个探花,名叫杨炳。杨炳57岁时,参加金殿会试,中了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原来,他在八个半月前,连个秀才都不是,一下子“连中三元”,点了个探花,可谓一步登天了。乾隆皇帝听说后感到奇怪,便在金銮殿召见了他。当时,皇帝有意奚落杨炳,于是出了个上联:“县考难,府考难,院考更难,五十七岁游泮池。”杨炳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典试易,会试易,殿试又易,八个半月点探花。”针锋相对,对仗工整,巧妙地回敬了皇帝对他的奚落。于是得到赏识,名噪一时。为表彰杨炳的才华,安陆府知府张世芳出面奔波于2州5县集资,然后在杨炳故宅的背后兰台山上修建了几个四合院,取名“兰台书院”。以此作为府属士子(秀才和贡生)肄业后重新学习之所,并延长请山主讲。每月分官、私两课,由知府与山长分别主持。书院内设有“夤门馆”,每逢月中,三、八县中秀才皆赴馆会文,即所谓“三八会文”。  

  据说,兰台书院在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咸丰八年(1858年)曾有三次扩建和重修。    清代胡志章有一首诗《忆兰台书院》:“《离骚》一卷吊湘累,弟子同时作赋才。秋草何人寻故宅,雄风终古属高台。江山文藻前贤迹,井邑凋残浩劫灰。曾是旧时弦诵地,扶风绛帐盼重开。”表达了广大士子盼望书院兴旺的心愿。清代危映奎的《兰台书院雨窗即事》:“层台细雨暗檐牙,冷院从教薄絮加;带锸僧分前寺菊,提囊客送本山茶。蝇贪墨沥窥青管,蜂困窗棂啮绛纱。午梦初惊成独酌,酡颜犹犯枕纹斜”,则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书院“从教”者的清苦生活和敬业精神。

  兰台书院建成后,成为当时安陆府所辖5县2州士子们求知问学之地。后虽几经战火焚毁,却又几次重建。清末时代,因废科举,兴学堂,兰台书院改成安陆师范学堂,不久又改成安陆中学堂;民国时期为第四区兰台中学、湖北省立第七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兰台中学,从这里先后走出了近代革命党人张华、原武警部队司令杨国屏上将等10多位现代仁人志士。他们秉承和实践了屈原、宋玉等先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理念,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07年,兰台书院被列入“钟祥市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兰台书院,虽然失去了历史原有的容颜,但是这里却文风盛行,学子满堂,“兰台雄风”更加强劲。    

  □余维平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