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民间文学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荆艺荟萃 > 民间文学

深山古匾考

时间:2011-10-17 00:00     来源:     作者:关明成    点击:

    在荆门城西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座古老的民居,民居正房中悬挂着一块名为“婺耀花龄”的古匾。此匾位于荆门市东宝区漳河镇团坊村1组李仕训老人家中。
  前一段时间,笔者一行来到这里,对古匾进行了一番考证。这块匾长约250厘米,高80厘米,木质,表面刷金粉,四周有阳刻的缠枝花纹,上用黑字书写“婺耀花龄”四个苍劲大字。右上小楷字为“恭祝李母陈氏夫人六十荣庆”,左边落款为“葵卯贡生侍生万里鹏顿首拜题”,并有两方印章。横匾两侧有一对木制对联,每块长200厘米、宽20厘米。上联为“悦设重阶梅嶺春回欣舞采”,下联为“珍呈三豆萱堂日永乐含饴”,落款为“甲午科中试芷友王元清首拜赋”。整个木匾制作精细,文笔流畅,保存基本完好。
  从内容上分析,此套匾额是祝贺陈氏老孺人六十大寿而专门制作的,因为古人称六十为花甲之年或花龄。横匾用一个“婺”字来概括和颂扬陈氏六十年的人生。“婺”在《辞海》中解释为古星名即女宿星。古时用于对妇人的颂扬。如婺耀中天等。另据江西婺源县志载:“婺”字拆开后可分为“矛、文、女”三字,“矛”为兵器,作“武”解;反文作“文”解;“婺”的上半部分就是“文武双全”,再加下面的“女”,自然就是“文武双全的女子”。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婺耀花龄”很高地评价了陈氏六十年来的品行和情操。落款中“葵卯”年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贡生”指科举考试中中了秀才以上人员,待朝廷使用的人才,类似现在的后备干部。“侍生”是对自己的谦称。这块横匾应是1903年陈氏老人六十大寿时,请贡生万里鹏书写的。
  竖匾的上联中的“悦设”是对女子过生日的贺词,叫设悦之庆。全句指陈氏老人六十大寿时,正逢春回大地,到处充满了喜庆气氛。下联中的“珍呈三豆”指红豆、绿豆和黑豆,是古代神医扁鹊用于清热解暑的一剂良方,这里指美食。“萱堂日永”指母亲的居室如太阳一样温暖。“乐含饴”本意指用麦芽糖哺育后代,这里指子孙绕膝,晚年充满生活乐趣。下联的整个意思为美食美酒摆满了母亲的居室,儿孙们围绕在老人身旁,使老寿星晚年生活十分惬意!撰写这副对联的作者是李家的好友王元清,他曾在甲午年即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过由荆门州举办的科试。科试是清代科考制度之一,即学生(生员)在参加省里组织的乡试之前,先由其所属府州举行考试,合格者方可入省参加乡试。
  根据现年74岁的李仕训老人介绍和对匾额的落款分析,此匾制作为清光绪二十九年,即公元1903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匾的主人翁陈氏,就是李仕训老人的曾祖母,李老介绍说,他们家祖籍江西,明代移民到荆门,一直居住在荆门城西的这片深山之中。从小时记事时起,这套匾额就挂在家中,文革时期要破“四旧”,就把它卸下来藏在房角里,加上地处深山,交通不便,躲过了那场劫难。后来老房屋年久失修,到处漏雨,直接威胁到木匾的安全。家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翻修了老屋,使得木匾安全保存到现代。
  临别时,我向李老询问家族的祖坟是否存在?保存如何?他说祖坟就在屋后的山上,有古碑在。我们随即与他来到屋后的山坡上,果然见到一大片坟地,其中有一块明代的圆头型碑,可惜字迹已无法辨认,我分析可能是李氏来荆的一世祖碑。在明代碑的不远处有一座长满了松树的坟头,边上有一块高1米、宽0.5米的石碑,系李学洪之墓,碑头上刻两只凤凰,中间有太阳和一个“日”字。两边有一副对联,内容是“籍系江西吉水县,派分湖北荆门州”,时间是宣统三年辛亥即1911年。这块石碑不仅指明了李氏家族源于江西吉水县,后迁移到荆门的史实,而且反映出荆门行政区划重大变化的历史,即在石刻上最后出现荆门州字样。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荆门由州治改为县治。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