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 2012.8.27 NO:11版
水利大市荆门正在焦渴难耐中煎熬。
至8月12日,该市开年后总降雨量仅342.7毫米,比历年同期少48.5%,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值。
全市556座水库,已有三分之二处于死水位下,50多万亩农田旱情严重,6.43万人饮水困难。
在严重旱情的威逼下,漳河水库至8月16日仍有2亿立方米的有效库容尤显珍贵,她已成为荆门的生命之水。
用水忧患其实一直纠结着荆门这个基本依赖客水滋养的城市。其节水理念6年前就已化作行动,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30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今年7月20日顺利通过验收,将被授牌“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
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16日,记者站在漳河三干渠九家湾节制闸前,奔涌的库水激起白亮的浪花,酷热中带来氤氲的丝丝凉意。“三干渠灌区面积135万亩,占漳河灌区总面积的52%,以前大水串灌、漫灌,浪费极大。现在多年平均用水量已由1.5亿立方米降至6000万立方米左右。”荆门市水务局节水办主任徐飞说。
荆门建立以水权管理为基础、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成立全国最早的农民用水协会,网络灌溉面积近200万亩。由于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管灌、膜上灌等节水形式,至2010年,该市节水灌溉面积达200万亩,年节水约5000万立方米;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46,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率提升至50%。
来到漳河镇却集村,只见40公里的硬化渠道里,甘冽的河水欢快地流向干渴的稻田。“过去,漳河放水后,10天都流不到村里,末稍渠系损坏是一方面,用水不均也是原因,上游的快淹死,下游却没水。”匡翠明说,他是却集村总干渠一支渠农民用水协会会长。
协会于2003年成立,首先是把农户组织起来,疏通渠道,硬化渠系,配套涵闸,并立下规矩,每亩田灌溉水收费15元至20元,用水先下游后上游。
匡翠明说,今年大旱,漳河水3天能到田里,水的损耗从80%降到30%。整个协会12个村、4万亩农田,80%的农田得到灌溉。剩下的岗地,用水泵提水,也能浇上水。以前最闹心的用水纠纷也没了。
工业中水循环利用
万倾碧波漳河水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荆门工业的血液。
记者到英博金龙泉啤酒有限公司,看到经过反应、沉淀、过滤处理后的中水,由浑浊逐渐变得清亮,供公司及周边企业和小区非生活用水。“二次蒸汽回收、污水站中水回用、蒸汽冷凝水回收……公司相继投入6000余万元,重金布设节水设施,每天能节水400吨。仅上半年,就节水35万元。”公司副总吴时红说。
吴时红说,金龙泉啤酒年产量现在跃升至60万吨,用水量却从120万吨降至90万吨,连自来水公司都有点迷惑。我们目前千升啤酒水耗3.8吨,正朝着千升啤酒水耗2.9吨的世界顶级水平迈进。
重化工占比达70%的荆门,对水资源依赖很大。该市对石化、建材、电力等重点耗水行业,采取分质供水、循环用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节水减排和清洁生产等措施,达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效果。
创建示范市这几年,荆门投入15.6亿元,其中企业投资14亿元,使工业节水技术改造走上“快车道”,万元GDP用水量由574立方米降至295立方米,降幅达48.6%;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441立方米降至227立方米,降幅达48.5%。
工业节水举措,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需求。漳河水库工程管理局长张笑天说,漳河水库来水比去年同期减少四成,在农业灌溉已用水2亿立方的情况,还能保持2亿立方的有效库容,工业节水功不可没。
严格治理水污染
人水和谐相处,惜水、洁水、亲水,是节水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水体污染后,治理费用将是天文数字,滇池、太湖即是例证。
“一立方米污水能导致40立方米到50立方米的水体不能正常使用。”徐飞说,漳河水之所以106项国家检测指标全部合格,就在于持之以恒的保护:库区设立自动监测设备,每月都要对水质动态监测。
荆门颁布实施水功能区划,严格排污总量控制与水域环境保护,对300多座投肥养殖水库解除承包合同,人放天养;对58座有饮水功能的水库重点监管,80%以上的水库水质恢复到投肥养殖前水平。
结合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项目,该市建设农村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投资近6亿元,解决12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今年,该市将投资4800万元,建立覆盖市域的水情、雨情、水文监测网络。对江河湖库物理化学指标在线监测,实现水质安全监控、水量安全监控、灾害控制三大功能,让荆门天蓝蓝,水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