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 2012.10.23 NO:11版
钟祥市位于湖北省中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近年来,在“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的引领下,钟祥教育均衡发展如火如荼,“资源均衡,特色发展”成就了钟祥教育人的执着,“学到钟祥,成就梦想”成为了莘莘学子的神往。
谈及教育均衡发展,钟祥市委书记马朝晖说,“教育是民生之基、发展之源。抓民生必先抓教育,抓发展必先强教育。我们要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钟祥打造成全省的先导性、引领性、示范性县市,擦亮钟祥教育这张对外交流的名片。”现今,该市在教育规划优先实施、教师待遇优先落实、项目建设优先投入、人才引进优先保障的方略指引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呈现优质、高位的态势。
政府主导 齐抓共管强力推进
2012年7月2日,钟祥市委书记马朝晖、市长林长洲等领导深入政务新区,就配套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实地规划。这是该市主要领导今年第三次就教育工作专题调研。
该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把教育工作与经济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并明确:“围墙内的事情,由教育部门负责;围墙外的事情,由市委市政府负责”。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市长办公会定期议事决策制度、工作问责制、各级政府向同级党委人大报告制度等制度。与各乡镇政府、市直部门分别签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书》,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乡镇和市直部门工作目标考评范畴,年底组织考评结账,实行“一票否决”,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校园安全始终牵挂着市长林长洲的心,他经常说:“均衡发展要推进,安全是保障。”为此,该市完善了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抓,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配合的校园安全管理联动机制,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学校配备保安188人,并纳入编制预算。投入资金248万元,安装电子监控系统,添置安全防护设备3020件。选聘164名公安干警和司法人员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包校民警和安全辅导员,全面落实校园安全保障。
高点定位 办学条件空前改善
2012年7月23日,张集小学操场上鞭炮齐鸣,机器轰鸣,一派忙碌景象。这是该市第一个农村学校塑胶运动场的开工现场,预示着该市薄弱学校改造又迈出重要步伐。
近年来,该市按照“投放一处、改变一处、合格一处”的原则,着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投资8600万元,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投资3065万元,实施校安工程项目48个,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投资5000多万元,配备和充实了实验仪器、图书等装备;筹资3273万元,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通互联网,兴建了136个远程教育室、134个计算机教室、119个多媒体教室、103个教师电子备课室;筹资1370万元,实现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班班通”。
为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该市将农村教师住房纳入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减免政策性收费,为建设教师安居房和周转宿舍开通绿色通道。近几年投资1.03亿元,新建教师安居房970套,新建和改建教师周转宿舍400套。目前,低矮、潮湿、阴暗的教师住房已成为历史,长寿小学教师魏爱华感叹道:“能住上既经济又宽敞的安居房,很舒心很温馨,我们会扎根农村,安心乐教,回报社会”。
区域联动 师资水平整体提高
2012年9月1日,新学期第一节课,胡集镇快市小学六(一)班学生早早来到教室,新来的英语教师曾晓琳让他们异常兴奋。今年,该市组建了两个启明星团队,深入柴湖镇希望小学、胡集镇快市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曾晓琳是首批启明星团队成员之一。
针对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的实际,该市在人事编制上重点倾斜,连续五年公开招聘教师499名,全部办理进编手续,充实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通过骨干教师、学科互补等交流形式,开展城乡教师交流活动。仅2011年,交流教师达705名。
钟祥市教育局局长杜传家谈到:“城乡教育要均衡,师资水平是关键。在提高教师素质上,我们积极推行‘典型带动、扶持拉动、区域联动’的培养模式,城乡学校师资水平得到共同提高。”东桥中学坚持骨干教师“1带1”引领、青年教师“1拜1”学艺、“教困”教师“1包1”帮扶,打造出一支以省特级教师刘德华为代表的农村优秀教师团队。该市大力推介东桥经验,用典型带动各学校开展青蓝工程、师带徒等活动,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将城区9所义务教育学校分别与1所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帮扶,用扶持拉动薄弱学校队伍建设。双河、文集、九里等10多个乡镇采取区域联动的方式,由镇直中小学牵头,建立学科周联席集体备课制度,组织所有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安排部分优秀教师到村小“走教”。双桥小学校长黄三星高兴地说:“我市开展的‘走教’活动真是一场及时雨!不仅解决了我校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还深化了我们的素质教育。”
城乡同步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2012年9月25日,柴湖小学1000余名学生在艺术楼前表演了“竖笛大合奏”,壮观的场面令观摩的200多名学生家长赞叹不已。一位家长激动地说:“真没想到,咱乡里娃也能吹出这么好听的曲子。”柴湖小学的艺术特色是钟祥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缩影。
提高教育质量,规范办学是基础。该市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开好、上好每一节课。扎实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飞歌三十分”和“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明确规定学校办学规模和招生程序,增加省级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到农村初中的比例,促进了城乡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质量监测是抓手。该市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监测方案》和《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实行统一教学检测,统一分析督查,统一质量评价,开展城乡教师论坛、集体备课、上示范课、研讨课等教研活动,实现了教育资源和信息的共享。
提高教育质量,内涵发展是保证。该市各学校充分挖掘移民文化、民俗文化、长寿文化等本地文化精髓,走个性化、特色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用文化的方式,打造具有灵魂的教育,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一特”的校园特色文化。
近五年,该市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考成绩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县市区之首,本科上线20919人,文理重本上线3057人,夺得省理科状元1个,51人录取北大、清华,6人录取香港名校。
完善机制 帮扶惠民全力落实
2012年5月19日,洋梓镇龙泉小学五(1)班学生杨成松家里来了2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该校总务主任聂正权和班主任周承新,此行是他们“课外访万家”的第7站,同时带来了杨成松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标生活费。
2009年以来,该市全面落实资助政策,为47.16万人(次)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为2.17万人(次)寄宿制学生发放生活补助1763万元,每年落实50万元用于资助特殊群体学生。开展“把学生当子女·教育实践年”和“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着力推动关爱学生普惠工程。建立留守学生教育联动机制,加强“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组织留守学生进社区、进工厂、进图书馆,开展居住环境调查、阅读爱国书籍等活动,对全市5918名留守学生给予全方位关爱。
该市着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后勤服务与保障工作,采取“政府无偿划拨、政策控制流失、注重荒地开发、实行租赁转让”等办法,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划拨蔬菜副食基地,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降低学生生活成本,提高学生生活质量。该市农村寄宿制学校“菜篮子”工程建设经验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省委书记李鸿忠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重要批示。《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该市学校“菜篮子”工程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