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手机图书馆 | 英文版
作家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自建资源 > 作家文库 > 作家文库

荆门包山大冢考古发掘记

时间:2002-12-21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荆门包山大冢考古发掘记


(2002-12-21 14:37:01)

    1987年1月11日上午,在沉寂了2300多年的荆门市包山大冢的巨大墓坑四周,数千围观群众的眼睛紧盯着18米多深的墓坑底部。荆沙铁路考古发掘队队员吴顺清、丁堂华等人打开第一块椁板,看到椁室内堆满了竹简、兵器、礼器、漆木器等大量珍贵文物时,竟忘情地大喊一声:“国宝!”工地上顿时一片沸腾。
    此时此刻,20多名考古队员却禁不住热泪直淌。他们怎能不激动万分?自1986年11月初在这座野山荒冢安营扎寨以来,他们顶着寒风冰雪,不分日夜地推挖封土,寻找墓坑,很多人还牺牲了个人和家庭的利益。武大考古专业插班生、鄂州市博物馆专业人员丁堂华,不仅放弃了期终考试,连父亲病危,也没回去侍奉一勺汤药;省博物馆的冯少龙,明知多年不孕的妻子近期妊娠反应强烈,需人照料,可他毅然留在工地上;全面负责包山大冢发掘工作的荆沙铁路考古队副队长王红星,和他的爱人——省博物馆专业人员胡雅丽一起,连“家”都搬到了工地上。这些平均年龄才30岁左右的考古工作者们,心里只有一个共同目标:一定要抢在荆沙铁路预定施工时间之前,确保墓中的所有文物完好无损地“重返人间”!
    面积达50多平方米的椁盖板被揭开了,只见5个椁室内,大部分随葬品泡在污水中。他们深知,古墓中的竹木器、丝绸等物器,经过千百年的腐变、水解和炭化,其强度和韧性大为减弱,拿取时稍有不当就会损坏。为了确保文物完好,王红星在荆州地区博物馆副馆长陈跃钧等老同志的帮助下,对清取文物工作作出了周密安排,并从铁路沿线各发掘点调来一批业务骨干。人们象做眼科手术一样,开始了墓中文物清理。
    呼啸的北风夹着雨雪,直往人们身上扑打。在椁室的头厢和边厢清取文物的冯少龙、彭浩、王红星、丁堂华等人,站在刺骨的污水中,奋战一天一夜,将一大批兵器、车马器、马胄、竹筒等器物取出后,衣服几乎变成了冰甲。但是、深3米多、宽仅能一人侧身的足厢内,各种文物杂叠,稍胖的人无法下去。身材精瘦的冯少龙又主动请战。只见他用绳子系住自己的腰,由两人扯住自己的双脚,“倒挂金钩”探入足厢。这样每取出一件文物,都要花上几十分钟。长时间倒挂,使头部严重充血,每次出墓后,头昏眼花,站立不稳,然而,他稍一稳神,又一头扎了下去。一大批器物硬是被他“吊”了上来。
    楚简是宝中之宝,清取难度更大。看似好端端的竹片,却脆如面条,特易折断。荆州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副主任吴顺清,小心翼翼地将托板慢慢插入竹简底下,借助水的浮力,托着竹简浮出水面。他用这种办法,从三个椁室中取出了近300支竹简,不仅无一折断,还保持了下葬时的韦编顺序。这些竹简,正是后来被称为“楚文化百科全书”的全部有字简。
    在墓内清取文物的同时,为了保证发掘资料的完整无缺,金陵、黄凤春、陈树祥、胡雅丽等工作人员日夜奋战在墓坑上下,对墓内器物陈放原状和清取出的每一件文物进行摄影、绘图、编码、定名、登记、检核、包装,并及时装车运往荆州博物馆。
    奋战了5天5夜的考古队员们,又累又困,但是,他们没有松弛,因为深达十几米的墓坑,在雨雪浸润下,随时有坍塌的危险,必须一鼓作气将所有文物尽快清取出来。元月17日晚上,当清理到第三重套棺时,只见一层层丝棉锦被和绢罩覆盖在整具弧棺上。俗话说:“陈丝如烂草”,这些2300多年前的丝绸,不仅易脆破,还紧紧地与棺板粘为一体。陈中行、王文武等20多人下到难以转身的狭窄套棺壁缝之中,一部分人轻手轻脚地剥离丝绸,一部分人将已剥开的丝绸牵开摊平。此时尽管夜阑风寒,滴水成冰,但因棺缝挤身不下,人们不得不脱掉棉衣,并且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不得动弹。大家紧咬牙关,全神贯注地坚持着,当8床锦被完整地卷下来时,东方已露出晨曦。
    当最后一件文物——彩绘内棺起吊完毕时,人们已经连续奋战了整整7个昼夜。横挡在铁路路基中间的包山大冢,抢在铁路施工预定时间前夕清理完毕,500多件珍贵楚文物安然无恙地重返人间。文化部文物局一位副局长察看了发掘现场、发掘资料和出土文物后说“这是我国迄今发掘的大型楚墓中发掘资料最完整、文物清理保护最完好的一座。这支年轻的考古队伍工作出色,大有希望。” 
(本报通讯员阎频/崔仁义/本报记者苏金远 金陵)


版权所有: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地 址: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0724)2366359 Fax:(0724)2366359
网站美工: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0724-2334421